來源:每日商業(yè)報道
撰文:謝冬冬
8月15日,四川省發(fā)文要求部分工業(yè)用戶生產全停、讓電于民,時間從2022年8月15日至20日持續(xù)5天。
8月20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水利廳、省氣象局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lián)合召開能源保供第二次新聞通氣會,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譚洪恩表示,近期全社會的節(jié)電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當前實際已到的電力負荷由最高峰的5910萬千瓦降至4700多萬千瓦。
新聞通氣會上表示,近期,四川省用電需求最高負荷躍升至6500萬千瓦,同比增長25%。而四川水電來水較常年減少5成以上,保障成都等負荷中心用電的主力水庫已達死水位,水電發(fā)電能力銳減,電力缺口大,電力供需嚴重失衡。
同時氣象和水利部門預計,預計8月下旬高溫天氣仍將持續(xù),電力保供形勢依然嚴峻。
8月21日,四川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布通知,決定于8月21日00:00啟動四川省突發(fā)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
光伏產業(yè)受影響較大
電力能源是企業(yè)正常運營的重要能源之一 此次能源保障具體會影響哪些行業(yè)和企業(yè)?對此,華泰證券指出,結構上看,川渝地區(qū)重點產業(yè)如鋰資源品、工業(yè)硅、磷化工、鈦白粉、電子元器件等擾動較大。
中郵證券則認為,限電影響最大的是上游硅料企業(yè),硅料企業(yè)電力成本占比30%-40%,是眾所周知的耗電大戶,本來行業(yè)預計的硅料產能的逐步釋放帶來上游硅料價格的緩慢下行,本次限電事件加劇了光伏產業(yè)鏈上下游的進一步博弈。
每日商業(yè)報道(www.bizvcw.com)查詢到的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四川省是光伏產業(yè)鏈上游多晶硅料的主要生產省份之一,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約50萬噸,其中四川的多晶硅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13%,僅次于新疆和云南。
目前,包括協(xié)鑫科技、通威股份、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多家光伏龍頭企業(yè)均在四川成立重要生產基地。
晶科能源年度業(yè)績將受一定影響
針對這次限電影響,晶科能源(688223.sh),8月21日晚發(fā)布公告稱,下屬子公司四川晶科、樂山晶科生產線受電力供應緊張的影響,已按要求降低至保安負荷運營。截至公告披露日,受限電政策影響,上述子公司產能恢復滿產運行時間尚具有不確定性,該事項會對公司2022年度經營業(yè)績產生一定影響。
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主要從事光伏組件、電池、硅片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是全球知名的光伏產品制造商。公司建有從拉棒/鑄錠、硅片、電池片到光伏組件生產的垂直一體化產能。2022?年?1?月,公司在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
其官網顯示,晶科能源在中國、美國、馬來西亞、越南共建有12個全球化生產基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單晶硅片產能、電池片產能、組件產能分別達到40GW、40GW和50GW。
2022年一季度,晶科能源實現(xiàn)營收146.81億元,同比增長86.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66.3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004億元,同比增長?287.78%。
四川晶科主要業(yè)務為硅棒生產和銷售,由晶科能源持股65.47%,橋興投資持股34.53%。樂山晶科主要從事硅片的生產及銷售,由晶科能源全資持有,
此外,據(jù)晶科能源2021年財報顯示,“四川年產18GW單晶硅拉棒擴能技改項目”“四川年產5GW單晶硅拉棒建設項目”“樂山晶科年產10GW硅片金剛線切片生產線項目”均處于在建狀態(tài)。
2021年,晶科能源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05.7億元,同比增長20.53%,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1.41億元,同比增長9.59%。同時,四川晶科2021年實現(xiàn)營收96.57億元,凈利潤9533萬元。四川晶科的營收約占晶科能源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另外,四川晶科還是晶科能源在國內的重要收入來源。截至2021年年末,晶科能源海外營業(yè)收入占比為75.38%,國內業(yè)務占比營收21.69%。
中原證券研報表示,2016-2019年晶科能源的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累計出貨量超過?100GW。不過,2021年其出貨排名已下落至第四。
硅料龍頭通威股份回應
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硅料生產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對此回應:“公司樂山基地以保安負荷運行,保障裝置和系統(tǒng)安全。同時公司積極關注政府后續(xù)相關通知,確保電力形勢有所緩解后能盡快得到恢復。”但對于20號的新一輪限電,其目前還未做新的回應。
通威股份旗下硅料公司永祥股份在樂山基地的多晶硅產能超過10萬噸。另外通威股份旗下公司通威太陽能在眉山、成都金堂等地設有電池基地。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據(jù)CPIA統(tǒng)計,今年1-6月我國多晶硅產量約36.5萬噸,產量較同期增長53.4%。其中,通威股份上半年產能利用率達到119.28%,實現(xiàn)高純晶硅產量10.73萬噸,同比增長112.15%,國內市占率近30%。
近期,通威股份大舉切入光伏組件成為行業(yè)焦點,上周,華潤電力公布第五批?3GW組件集采中標人候選公示,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最低報價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第二名的報價為1.995元/瓦。
通威股份回應,基于目前行業(yè)一體化發(fā)展的趨勢加強,公司也會順勢而為,就組件業(yè)務上做進一步論證規(guī)劃。
平安證券指出,光伏產業(yè)鏈由上至下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四大環(huán)節(jié),最下游為終端電站,手握硅料、電池端巨大產能的通威若大舉進軍組件環(huán)節(jié),將擁有顯著的成本競爭優(yōu)勢。
限電總體影響有限
另一家多晶硅生產商協(xié)鑫科技(03800.hk),則在今年7月21日剛剛投產了位于樂山的10萬噸級顆粒硅項目。公司稱,旗下樂山顆粒硅項目接到生產限電的通知,公司將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指令,于8月15日—20日開啟保安負荷運行。
另外盛新鋰能、璞泰來、羅平鋅電均在投資平臺回應,限電政策未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盛新鋰能稱:“四川省近期臨時限電措施暫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密切關注限電政策情況,通過調整檢修計劃,積極做好復產準備,減少對生產經營的影響?!?/p>
璞泰來則表示,公司在四川邛崍的負極材料一體化、隔膜涂覆一體化產能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尚未建成投產,因此目前的四川停限電,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沒有影響。
對于本輪限電的影響,多家券商認為,在可控范圍內、影響有限。中金公司表示,未來隨著氣溫回落,四川等地的電力供應缺口或將有所緩解,受到限電影響的工業(yè)企業(yè)可以通過趕工的方式彌補前期影響。所以,本輪限電對于工業(yè)生產的整體影響有限,遠小于去年同期。
民生證券表示,電力供給約束因素較去年減少,供需格局改變決定了本輪限電所導致的影響要弱于去年。
中信證券也認為,此次限電的主要原因是極端高溫疊加干旱天氣導致的電力供需緊張,考慮西南降雨整體偏枯以及大量水電外送,缺電問題蔓延概率較高。但需求相對疲弱以及火電保供能力增強,缺電沖擊的影響或弱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