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藍鯨汽車攝
藍鯨新聞4月10日訊(記者 李卓玲)在全民智駕浪潮下,又一家車企發布其智駕領域最新進展。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其2025技術進化日上發布了基于兩段式端到端架構、可解釋端到端架構和生成式世界模型的不同智駕進化路線,據悉,其靈眸智駕技術矩陣規劃了基礎版、標準版、進階版和旗艦版四大層級。其中,旗艦版算力可達500TOPS。
“智駕的成本肯定會越來越低,老百姓擁有高階智駕而付出的資金也會越來越少,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技術進化日后,藍鯨汽車對話了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智能架構高級技術官林智桂,據其判斷,對10萬級車型而言,到今年為止智駕將成為用戶購車的一個重要考慮選項。
不過,在“智駕熱”的B面,近期的小米汽車事件也讓智駕安全、宣傳等話題成為熱議焦點。對此,林智桂認為,智駕怎么強調安全都不為過,前述熱點事件并不能說讓智駕“降溫”,而是讓大家更理性地思考智駕,更理性地使用智駕,讓大家更清晰地認知到這個系統還不是無所不能,它還是有它的短板、有它解決不了的問題。
此事發生后,作為智駕感知層面重要安全冗余的激光雷達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被藍鯨汽車問及近期智駕風波后上汽通用五菱的激光雷達車型比例會否加大時,林智桂表示,凡是對用戶體驗、安全有提升的方案,后面都會考慮,也會去加大這塊的投入,“我們不鼓勵堆硬件,不單純去追求數字,但對于用戶最有感知、體驗的地方,愿意去花錢把它做得更好。”
其并強調,上汽通用五菱的技術路線實際上是強感知、輕地圖、精算力,官方從來沒有提過自己是做純視覺。“之前我們的方案沒有激光雷達,但依然會有毫米波雷達這一類傳感器作為冗余。對于未來更高階的一些方案,我們的旗艦版,后面也會配備激光雷達。”
圖片來源:藍鯨汽車攝
以下為與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智能架構高級技術官林智桂對話內容(經刪改整理):
智駕下探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Q:“全民智駕”正在成為汽車標配,其價格還在下探。這會不會讓本來具有性價比優勢的上汽通用五菱,在舒適區開始變得不那么舒適了?
A:首先,整個智駕的普及是由我們五菱寶駿發起的,從兩三年前我們就提出要做智駕的普及者,而且我們也率先把它做到10萬以內,所以我們也很樂意見到整個行業一起來普及高階智駕。在這個前提下,我相信智駕的成本肯定會越來越低,老百姓擁有高階智駕,而付出的資金也會越來越少,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我們擁抱這樣的變化,也樂于在這樣的競爭中把我們的優勢繼續發揮出來。
Q:從市場角度探討一下,智能駕駛對10萬左右的用戶來說,購買驅動力到底有多大?有沒有一些內部數據分享一下?
A:對10萬級的智駕來說,在我們的判斷來看,至少到今年為止它已經足夠成為用戶購車的一個重要考慮的選項。就是說同樣的級別里面,你現在“不能沒有”,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能沒有的選項。這也是為什么今年整個行業全面跟進高階智駕,全面開始普及智駕的一個原因。我們認為用戶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整個大勢在這里,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也樂于看到這樣的變化,我們也主動去把智駕做一個普及。
“從來沒有提過我們做純視覺”
Q:五菱一直和卓馭是這么多年的深度合作伙伴,但卓馭一直走的是純視覺路線,想問一下在其他的車企都在加碼激光雷達并且其價格下探的情況下,我們還會堅持純視覺智駕路線嗎?
A:首先我們的技術路線實際上是強感知、輕地圖、精算力,我們從來沒有提過我們做純視覺。之前我們的方案沒有激光雷達,但依然會有毫米波雷達這一類傳感器作為冗余。對于未來更高階的一些方案,我們的旗艦版,后面也會配備激光雷達。
Q:靈眸智駕進階版的方案里面,有一個是激光雷達的方案。如果說以車位到車位的功能是我們進階版的共性特征話,那帶不帶激光雷達會有什么樣的差異?另外,靈眸智駕中帶一個激光雷達的方案和更旗艦版的方案,是否還是和大疆合作?
A:享境(寶駿品牌旗下首款“智能超舒適旗艦家轎”)搭載的進階版是不帶激光的,這個版本后續也會上車位到車位的功能和體驗。至于它的差異,肯定會有一些,我們會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適當嚴格地去框定我們整個適用的范圍,去框定我們的目的地條件。在無法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會適當地去做降級處理。撇開安全,這些都無從談起,所以我們肯定是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去確保這個功能的使用和體驗。
智能駕駛是一個輔助駕駛,是幫助我們駕駛員駕駛更輕松、更愉悅,保證駕駛安全的產品。所以即便是車位到車位,我們也不希望它被宣傳為是一個自動駕駛形態的東西。在當前我們這一代,進階版還不是一個L3的產品,它還是一個高階的輔助駕駛。所以有沒有激光,在一些極端科技上的體驗上肯定會有差異,但我們會根據這個差異做相應的降級處理和安全的防護策略。
對于后續的旗艦版,我們也還會持續跟大疆打造未來的產品。當然,以后可能也有更多的可能性,但至少目前來講這是我們比較堅定往下走的一條路線。
Q:現在享境車型不帶車位到車位的功能?
A:這個看時間,以后肯定會帶。但是上市的時候,在我看來可能還沒有達到我認為滿足的狀態,現階段在我們的測試當中。
Q:就是未來通過OTA之類的去實現?
A:是的。
近期行業風波并非讓智駕降溫,而是讓大家更理性使用
Q:最近比較熱的那個事件,讓大家有一種智駕降溫的感覺,包括不要那么過度宣傳智駕。對于當前行業的“智駕熱”,企業宣傳過度,你怎么看?
A:智駕這一塊,怎么強調安全都不為過。最近的這些熱點事件,會不會讓整個智駕降溫?我覺得它不叫“降溫”,應該是讓大家更理性地思考智駕,更加理性地使用智駕,就是讓大家慢慢地更清晰地認知到這個系統還不是無所不能,它還是有它的短板、有它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們還是鼓勵所有的消費者正確使用智駕產品,同時也希望、呼吁各個廠家能夠理性地宣傳智駕,一起來維護整個智駕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這是我們對智駕的看法。
Q:近期智駕風波后,上汽通用五菱的激光雷達車型的比例會不會加大??
A:對于激光雷達這個話題,無論是五菱品牌,還是從寶駿來講,我們一直在提平權。我們一直堅持一個理念,就是所有的配置一定是能夠在用戶高頻場景里面能發揮重要作用的。當然我們不是說激光雷達沒用?激光雷達是很有用的東西。我們當時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雙目,因為雙目天然具有立體的檢測信息,當然它有自己的短板。但在這些場景下,我們也會通過安全的策略降級的方式,去保證在它高效工作的范圍內把它的價值充分最大化。
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背景,就是激光雷達的價格是斷崖式往下走,我們也早早關注到了這個趨勢。但凡對用戶的體驗有提升、對安全有提升的方案,我們后面都會考慮,也會去加大這塊的投入,就是要把這個產品做好。所以我們不鼓勵堆硬件,不單純去追求數字、去堆硬件,但是對于用戶最有感知、最有體驗的地方,我們愿意去花錢把它做得更好。
“給L2的產品提出10秒的接管時間要求不現實”
Q:很多車企說今年下半年要實現L3,并將接管時間定義為10秒,對此如何看待?我們現在設計產品的接管時間大概是幾秒?之前小米SU7的接管時間2秒是被大家比較詬病的事情。
A:為什么我們一直在強調“安全”的概念,強調它是“輔助駕駛”,強調它是幫我們去解決一些安全的問題,但不是代替我們駕駛?因為如果說到了L3,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經能夠實現代替駕駛員的能力,它已經達到這種能力,所以它需要具備10秒甚至更長的接管時間,需要滿足這樣的要求。不然的話,從一個非駕駛狀態要回到一個駕駛狀態,實際上人的反應也好,性能準備也好,各方面的應急能力也好,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時間再怎么長都不為過,它也不是2秒,也許也不是10秒的概念,這個取決于我們整個系統采取了什么樣的策略,以及這個系統你交付給用戶的到底達到了什么樣的能力。
對于一個L2的產品來講,你給它提出10秒的要求不現實,現在小米SU7的車其實也是L2的產品,并不是L3的產品。當然網友的心情,我們都理解,對于安全怎么要求都不過分,但是我們也要理性看到這個技術本身需要一個迭代的過程。
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是一個光線比較好的場景下,你純靠感知或者車載的實時感知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有難度的。當你車速上到120、130甚至更高以后,這個東西就很難保證我一定能夠留得出10秒的時間,這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手段。例如,其實現在很多修路會在地圖里面發布信息。像我們平時開車在高速上,導航系統也會提醒“前方道路施工”等情況,所以只能說這些信息慢慢地也會被融合到我們整個系統里面來進行綜合考慮,它可能是事件型的一幀信號,但是這種信號恰恰在安全場景里面又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系統的時候怎么考慮把這一類的信息納入進來,相當于我們導航的各類信息的編碼,除了道路拓撲的幾何類的信息,我們要編碼放到我們的系統里面來,還有事件的信息怎么放到我們的系統里面來?其實需要更高階的模型來解決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