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8日訊(記者 張靜倫)A股上市4年后,功能飲料巨頭東鵬飲料(605499.SH) 將目光轉向港股。近日,東鵬飲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華泰國際、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
這一動作與其近年布局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舉措形成呼應。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東鵬飲料用大篇幅描述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探路,截至報告期末,其產品已出口至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
在此之前,東鵬飲料亦曾明確表示,港股上市旨在“進一步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
赴港二次上市
東鵬飲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經歷了30多年的沉淀,如今已成為國內功能性飲料的龍頭企業。2021年,東鵬飲料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能量飲料第一股”。
搭上資本市場的高速列車,這家本土軟飲公司發展也一路高歌猛進。截至4月8日收盤,東鵬飲料報收256元/股,總市值高達1331億元。較46.27元/股的發行價,漲幅接近450%。
與此同時,東鵬飲料在國內消費市場也風頭正盛。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顯示,以銷量計,自2021年起東鵬飲料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連續四年蟬聯冠軍寶座,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5%增長至2024年的26.3%。
業績表現上,東鵬飲料同樣表現搶眼。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2年至2024年,東鵬飲料的營收分別為85.00億元、112.57億元和158.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89%、32.42%、40.63%。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4.41億元、20.40億元和33.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75%、41.6%、63.09%。
與此同時,公司的盈利水平也不斷提升。2022年到2024年,東鵬飲料的毛利率從41.6%穩步增至44.1%;凈利潤率從16.9%增至21.0%。
從產品結構來看,東鵬飲料如今依舊過于依賴其大單品東鵬特飲。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至2024年,東鵬飲料旗下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收入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6.6%、91.9%、84%。
為降低單一產品市場依賴的風險,東鵬飲料嘗試找到更多市場增長支點。除了能量飲料以外,東鵬飲料目前的產品體系還包括電解質飲料和其他飲料產品。以“東鵬補水啦”為代表的電解質飲料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280.37%至14.9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9.45%,正努力發展為第二增長曲線。包括果之茶、東鵬大咖、鵬友上茶等在內的其他飲料產品,2024年合計收入為10.23億元。
而在渠道端,東鵬飲料已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立體化銷售網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覆蓋全國近400萬家終端銷售網點,實現中國近100%地級市覆蓋。
但在業績高增長的背后,營銷驅動特征顯著。2022-2024年期間,東鵬飲料銷售費用分別達到14.49億元、19.56億元和26.81億元,同比增速從5.91%逐年攀升至37.09%,三年間累計支出突破60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研發投入始終維持在低位,三年研發費用合計不足2億元,甚至不及同期銷售費用的3%。
出海并非易事
實際上,東鵬飲料早已對海外市場心存野望。
早在2021年,東鵬飲料成立香港子公司,開展海外銷售體系搭建和海外品牌推廣。2022年,東鵬飲料也曾籌劃境外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不過最終未能成行。去年2月,東鵬飲料發布公告稱,“現鑒于內外部環境等客觀因素發生變化,通過對公司財務及經營情況、資金需求以及戰略發展規劃進行全面審視,并充分考慮股東建議,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經過深入探討和謹慎分析后,決定終止本次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事項”。
為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2024年3月,東鵬飲料還發布公告,同意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2024年年底,東鵬飲料還宣布擬以不超過2億美元合資設立印尼子公司,圍繞軟飲料生產與貿易開展業務。
從設立海外事業部到投資印尼建廠,再到計劃赴港上市,東鵬飲料展現了其在拓展國際市場上的雄心。
究其原因,國內飲料市場競爭激烈,或是推動企業“出海”的一大原因。聚焦能量飲料賽道,傳統勁旅紅牛、樂虎、戰馬持續鞏固護城河,元氣森林、可口可樂等新興品牌的跨界分食,賽道競爭日益激烈使得東鵬特飲的增長空間受到擠壓。
Innova市場洞察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全球能量飲料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6%,2023年,全球能量飲料市場達到了555億美元的銷售額,預計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繼續保持在4.8%左右。其中,北美市場占據了全球能量飲料銷售的39%,亞洲市場則占35%。對于東鵬飲料而言,海外市場無疑是一片熱土。
東鵬飲料在2024年財報中指出,目前,公司己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設立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海南和昆明生產基地將作為未來面向東南亞市場的重要生產及出口樞紐。與此同時,公司將持續探索北美、歐洲、中東等海外市場,穩步推進全球化布局。
而東鵬飲料將東南亞視為全球化重要市場,既有地緣優勢,也有戰略深意。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東南亞地區人口眾多,經濟快速增長,為東鵬飲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東南亞與中國文化相近,飲食習慣相似,有助于東鵬飲料快速融入當地市場。
不過,國際化之路并非坦途。東鵬飲料在推進全球化戰略的過程中,仍面臨本土品牌和國際大牌的嚴峻挑戰。以東南亞為例,除了發源于泰國的紅牛,M-150、力保健等能量飲料品牌都已占據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作為后來者的東鵬飲料要打開市場仍需時間,也需構建更堅實的競爭壁壘。
據東鵬飲料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完善產能布局和推進供應鏈升級;加強品牌建設和消費者互動,持續增強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全國化戰略,拓展、深耕和精細化運營渠道網絡;拓展海外市場業務,探索潛在投資和并購機會;加強各個業務環節的數字化建設;增強產品開發能力,持續實現產品品類拓展;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詹軍豪認為,紅牛等國際品牌已在東南亞市場占據先發優勢,東鵬飲料需憑借其在性價比、渠道運營等方面的優勢,以及針對東南亞市場的定制化產品策略,來突破紅牛主導的市場格局”。
東鵬飲料能否將中國故事轉化為世界故事,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