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_中文无码日韩欧_国产成年片_久久国产综合视频_www.久久亚洲_亚洲AV无码专区色爱天堂老鸭

90億估值的縱目科技“爆雷” 曾三次折戟IPO做錯了什么

車圈層.png

《投資者網》韓宜珈

年關剛過,智能駕駛領域便傳出了“爆雷”消息。

據報道,年后復工沒幾天,2月8日,縱目科技員工就收到行政通知:將在當天18點后斷電封樓,員工須在此之前取走私物或辦理離職證明。最新消息顯示,縱目科技整棟大樓已經被限制出入。

自2024年底開始,縱目科技便因為停薪、社保斷繳等消息陷入“爆雷”風波。經過幾個月的發酵,縱目科技難道實錘“跑路”了嗎?

創始人失聯、高管“卷錢跑路”

對每個在縱目科技的員工來說,每個月10日原本應該是發薪日,但自從2024年11月開始,公司的薪水發放就“停擺”了。

彼時縱目科技發布了公司內部郵件稱,發薪日被延期至每月25日。然而到了11月25日,工資發放又被改為僅繳納社保公積金,無法發放全薪。郵件內還表示,由于公司經營績效目標未達標并處于嚴重虧損狀態,2023年績效獎金取消,員工合同約定的13薪則暫緩發放。

“欠薪”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去年年底,去年12月24日,縱目科技第二次發送全員郵件,宣布進入低功耗模式,同時發放11月工資。然而進入2025年后,薪資仍舊難以發放,且2024年12月社保公積金遲遲未繳納。今年1月24日,縱目科技CEO唐銳公開表態,建議員工提出離職后自行繳納社保。

到了1月26日,本應該拿了年終獎和工資和和美美回家過年的時候,縱目科技卻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宣布不再發放工資與繳納社保,正式“停擺”。

諷刺的是,公司CEO唐銳春節前還在給公司員工“畫餅”。今年1月16日,在上海總部全員線下會議上,唐銳還表示,被收購后會分批歸還員工欠薪。但隨后,在1月24日的全員郵件中,唐銳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包括與寧波上市公司對接業務并購,但節前不會有新的融資。

而1月中旬曾出現在全員大會上的CEO唐銳,月底就被發現不在國內。在2月4日的員工大會上,唐銳最后一次露面。消息稱,2月5日起,唐銳的釘釘信息已讀不回。近日其微信個人視頻號IP地址則顯示為日本,但各個渠道已聯系不上唐銳。

公司創始人唐銳如今已經“失聯”,更雪上加霜的是,700多名普通員工發不出工資,幾名高管卻集體“卷錢跑路”。

在春節放假前,就有縱目科技的員工向媒體表示,公司高管已經集體離職,且有員工曝出,縱目科技及下屬公司法務、財務、HR、EBU等8名高管組成的小團體,在1月26日下午至1月27日凌晨5點期間,以3.5個月的欠薪為名,私自將88萬元保供款,轉賬至個人銀行賬戶,并帶走了公司的U盾。

高管“跑路”也導致縱目科技的普通員工無法順利走完離職手續,因為留下的人事們“權限不夠”。

有內部員工透露,此前員工購買的股票和股權激勵資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額不斐。

雖然唐銳“失聯”,但近日縱目科技的工商信息卻有變更。企查查APP顯示,縱目科技旗下上海蠶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蠶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周韋卸任兩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理職務,由縱目科技創始人RUI TANG(唐銳)接任。

目前,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直接、間接方式對外投資有超90家企業,公司遍布廣東、上海、陜西多地,涉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據21財經報道,2月7日,上海市有關部門已經組織了針對縱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蠶叢科技的專項研討會。目前已知的行動方案主要有三點:第一,張江鎮鎮政府會盡快設點,以公布并解答各項處理措施,包括欠薪、補償以及特殊情況等;第二,縱目科技相關公司的財產保全已由法院牽頭,孫橋派出所參與處理;第三,工會會快速分配法律援助律師。

三次折戟IPO

曾經的縱目科技,也是身披“明星”光環。

官網資料顯示,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ADAS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覆蓋全面自動駕駛功能的解決方案。創始人唐銳更是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具備硅谷20年汽車電子研發背景。

縱目科技成立后,業務涵蓋了自動駕駛領域多個層面,包括軟件、硬件、系統設計,以及組件的集成。在自動駕駛最火熱的年份,縱目科技作為行業知名公司,總共收獲了10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到22.47億元人民幣。

縱目科技被聯想、小米、君聯資本等知名投資巨頭入股,估值一度超90億元,成為自動駕駛領域“明星企業”。

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以2022年的銷售收入來看,縱目科技在國內ADAS市場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0%;在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4.9%;在APA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5.6%。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已成功為50款車型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縱目科技與中國2022年銷量排名前十的OEM廠商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分別獲得了22個、12個和17個項目定點,一度被視作“量產能力最強”的本土Tier1。其中,2023年縱目科技的五大客戶分別是理想、賽力斯、長安、嵐圖和一汽,占縱目科技收入總收入的93%。

野心勃勃的縱目科技,也在近幾年努力沖擊IPO。2017年,縱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但數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縱目科技轉戰科創板,然而在2023年9月撤回了IPO申請;2024年3月,縱目科技又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6個月后失效,也讓縱目科技的三次挑戰均以失敗告終。

三度沖擊上市的失敗,也讓縱目科技“元氣大傷”。

首先是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虧損窟窿”難以填補。從招股書數據來看,2021—2023年,縱目科技營收從2.25億增至4.98億,但2021年凈虧損4.34億元、2022年凈虧損5.88億元、2023年凈虧損5.64億元,每年虧損都大于營收,三年凈虧損累計達15.86億,毛利率直到2023年才勉強轉正至3.5%。

雖然縱目科技在自動駕駛領域入局很早,但多次轉型讓縱目科技既失去了技術優勢,也失去了業務優勢。

如今自動駕駛行業的競爭格局越來越多元化,不僅有百度、華為等“大廠”入局,新興造車企業以及傳統車企都在積極布局。這種多元化的競爭生態讓行業的技術也“卷”了起來,行業發展進入了“決勝階段”。開源證券表示,2025年自動駕駛的核心階段是L4級Robotaxi的功能和體驗,國內和海外目前的技術差距在一年之內,這也意味著國內真正的L4級自動駕駛已至,投資時點已到。

然而據縱目科技內部員工表示,縱目泊車技術棧停留在2022年水平,“高階智駕提案被唐銳否決”,技術上已經失去優勢。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時間段里,縱目科技卻未能及時趕上,“痛失”多個大客戶。2023年,賽力斯問界M5及M7的自動泊車方案原本由縱目科技提供,但隨著華為智選模式的深入,賽力斯全線切換為華為方案,縱目科技也被“截糊”。自此之后,縱目科技的主營業務不斷縮減。

主業萎縮,縱目科技開始轉型做充電機器人。此前,縱目科技稱正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并行推進智駕、蠶叢機器人兩大業務線。2024年1月,縱目科技正式宣布其子公司蠶叢機器人,并推出L4級無人駕駛能源機器人“閃電寶(FlashBot)”,可在園區、停車場等場景,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智能充電服務。

然而充電機器人的商業路徑還未走通,且業務轉型進一步拖累了主業發展,讓縱目科技“獨木難支”。

AI工具的出現,進一步賦能了行業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在AI工具的賦能下,未來行業競爭只會越來越“殘酷”。行業“大洗牌”后,跟不上的人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思維財經出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沙洋县| 隆子县| 台安县| 贵阳市| 开远市| 当雄县| 江北区| 抚顺市| 谷城县| 长海县| 新乡县| 宁城县| 封开县| 宁安市| 农安县| 长海县| 常熟市| 永顺县| 榆林市| 明水县| 佳木斯市| 宜城市| 广水市| 思茅市| 石屏县| 芷江| 分宜县| 靖边县| 淅川县| 兖州市| 香河县| 定边县| 河池市| 宜春市| 星座| 北海市| 巨野县| 新晃| 大悟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