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近期,鋁線生產商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兢強科技”或“公司”)收到北交所下發的審核問詢函,距其從新三板轉板北交所又進了一步。
據審核問詢函披露,國內目前暫無以鋁線生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如果能夠登陸北交所,兢強科技將成為鋁線“第一股”。值得注意的是,若非受保薦機構“拖累”,兢強科技成為A股鋁線“第一股”的時間,可能還會提前幾年。
上市曾受保薦機構“拖累”
鋁線,簡單來說,是一種以鋁為主要導體的電磁線。作為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性產品,鋁線在家用電器、變壓器、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風能發電、光伏發電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早期,國內電磁線以銅線為主。但由于銅線存在導電性能差、對銅的需求大等緣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推動對鋁線的研發,其目的就是為了替代銅線。
到了20世紀90年代,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大規模使用鋁線,推動行業發展。這種背景下,兢強科技等鋁線生產企業也得以成長起來。據工商信息,兢強科技成立于2003年,公司產品包括漆包鋁線、銅包鋁線、線圈盤、線圈等。
營收構成顯示,2021年至2023年,漆包鋁線在兢強科技主營收入中的占比高達95%,到2024年上半年也有89%。同時,銅包鋁線、線圈盤、線圈等產品的營收占比相對較低,只在2024年上半年合計超過10%。
兢強科技表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生產、銷售的漆包鋁線的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類企業中名列第二。也是在此期間,兢強科技提交了到深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請,并走到了上會的一步。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9月,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召開審核工作會議,計劃審議的對象之一,便有兢強科技。不過,就在上會的前夕,兢強科技卻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導致上市終止。
有分析指出,兢強科技主動撤回,或與其保薦機構中天國富證券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期間,中天國富證券擔任保薦的擬上市公司中,撤回、審核不通過、不予注冊的公司多達10家。兢強科技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被保薦機構“拖累”的兢強科技并未放棄上市計劃。2023年6月,兢強科技在新三板掛牌。隨后,兢強科技啟動到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備案。這一次,兢強科技的輔導及保薦機構從中天國富證券變成了國元證券。
收到審核問詢函
進入2025年,兢強科技的上市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1月9日,北交所下發審核問詢函,要求兢強科技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收入真實性、業績增長可持續性、應收賬款回款、募投項目合理性等問題進行回復。
而從北交所的提問,大致也能看到兢強科技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
招股書顯示,雖然鋁線行業暫時沒有上市公司,但在銅線或銅線、鋁線混合生產的領域,已有精達股份、露笑科技、長城科技、冠城大通等4家公司在A股上市。
其中,精達股份、露笑科技為銅線、鋁線混合生產企業;長城科技、冠城大通為以銅線為主的生產企業。鑒于下游領域對鋁線、銅線的使用存在非此即彼的關系。兢強科技把上述4家公司看作主要競爭對手。
從營收看,2024年上半年,精達股份、露笑科技、長城科技、冠城大通的營收分別為103.74億元、9.02億元、63.18億元、28.79億元。同期,兢強科技的營收為7.74億元,略低于露笑科技的9.02億元,與另外3家差距較大。
而銅線領域,2021年至2023年,銅線銷售收入在兢強科技的營收占比中一直低于2%,2024年上半年升至7.3%,對此,北交所要求以鋁線生產為主的兢強科技說明公司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兢強科技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也引起了北交所的關注。
2024年上半年,兢強科技的應收賬款余額達3.59 億元。此前三年,該數據分別為2.57億元、2.42億元、2.80億元。僅2024年上半年就超過了前三年的全年。
應收賬款的回款不及預期,也讓兢強科技的流動性承壓。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兢強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90億元、-1.41億元、-2,983.95 萬元和-1.28 億元,近幾年現金流一直為負。
截至2024年6月底,兢強科技抵押借款和保證借款金額合計為2.79億元,同期公司貨幣資金只有7186.22萬元。賬上現金不能覆蓋借款。對此,北交所要求兢強科技說明,是否依靠借款維持日常運營,現金流持續為負是否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是否存在資金鏈斷裂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金流吃緊,兢強科技卻還進行了分紅。招股書顯示,2023年下半年,兢強科技分紅6466.5萬元。這一分紅是在公司現金流為負、短期借款高企的情況下進行的。
兢強科技一邊分紅一邊募資“補流”的做法,也引起了北交所的關注,要求兢強科技說明分紅金額的具體流向情況和分紅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
募資用途顯示,兢強科技本次到北交所上市,擬募資3.3億元,其中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另外2.3億元用于年產2.5萬噸特種電磁線項目。
產能擴張方面,兢強科技擬募資投產2.5萬噸特種電磁線項目,項目達產后,將新增1.5萬噸鋁線產能和1萬噸銅線產能。據審核問詢函披露,前期兢強科技已投產2萬噸鋁線項目。
對此,北交所要求兢強科技結合前期投產的2萬噸鋁線投入情況以及與本次產線的異同,分析說明本次募投項目2.5萬噸產線的投資規模合理性。
最終,兢強科技對審核問詢的答復能否獲得北交所的認可并成功上市,投資者亦可保持關注。(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