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吳微
近日,云從科技(688327.SH)發布了業績預告。
公司預計,2024年公司將繼續虧損,當期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6.8億元--5.9億元之間,實現扣非凈利潤-7.1億元--6.2億元之間。據統計,自2022年上市以來至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累計虧損就已達到20.21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持續虧損的云從科技,公司的收入也出現了下滑,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收入較2023年同期相比,有34.51%的下滑。為了控制費用,2022年以來云從科技的研發投入呈現下降的趨勢,但與云從科技上市時不同,隨著ChatGPT的上線,包括字節、騰訊、阿里在內,互聯網科技公司及創業公司紛紛在AI、大模型領域進行布局。
小米集團(01810.HK)重金聘用95后天才AI科學家羅福莉更是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近日,云從科技的副總裁、AI 平臺中心負責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張嶺卻申請了離職。受此影響,目前云從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僅有實控人周曦及公司副總裁李繼偉2人。
收入下滑、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研發投入下降,云從科技又要如何扭虧呢?
人才流失
云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公司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曾與商湯科技(00020.HK)、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一起被合稱為“AI四小龍”。
不過,隨著AI行業的火爆,“AI四小龍”已很少再被人提及.。目前,市場更關注大模型、算力、算法、AI大模型商業化落地等話題,搶奪AI人才也成為頭部企業布局未來的重要手段。字節跳動就推出了“流量狂飆”計劃,騰訊則有“天才少年”計劃,小米集團以千萬年薪招攬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者之一羅福莉,更是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在主要參與者為搶奪人才使出渾身解數的情況下,最近幾年,云從科技卻連續失去了兩名核心研發人員。據云從科技招股書披露,上市時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主要有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曦、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李繼偉以及副總經理姜迅三人。
2023年9月,云從科技完成首發一年多后,時任公司首席架構師、數據研究院院長、核心技術人員、副總經理職務的姜迅就從云從科技處離職;2020年入職的張嶺則在此時成為云從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但到2025年1月,公司AI 平臺中心負責人張嶺也提出了辭職申請。至此,云從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僅剩周曦與李繼偉2人。
需要指出的是,在云從科技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的同時,公司的研發投入也呈現下降的趨勢。2022年,云從科技的研發費用還高達5.6億元,2023年就已下降至4.91億元,同比下降了12.32%;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研發費用為2.89億元,較2023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8.08%。?
針對公司收入下滑、研發投入減少,云從科技表示“2022年后收入下降,公司認為這與市場環境變化及業務結構調整有關,而非單純因研發投入減少。通過優化產品線和拓展新市場,公司正在積極應對挑戰,提升整體業務表現。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公司穩健發展。”
股價低迷
雖然云從科技已通過控制期間費用來提升公司的利潤水平,但自成立以來,公司卻仍未實現盈利。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未分配利潤賬面余額為-42.36億元,這意味著,云從科技自成立以來,凈虧損已超過了40億元。
自2022年上市以來,至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也累計出現了20.21億元的虧損。而2022年5月,云從科技首發時僅募集了17.2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為16.27億元。長期虧損后,截至2024年9月底,云從科技資產負債率已達到49.86%;同期,公司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總額已不足8億元,而公司還有3.67億元的短期借款。
2022年5月27日,云從科技以15.37元/股的價格發行,但上市首日,公司以15.29元/股的價格收盤,跌破了發行價。截至目前,公司的股價也僅在12元/股附近。2022年5月,參與云從科技戰略配售股認購的上海上國投、張江創投等8名投資者賬面上已出現了浮虧。
與戰略配售股股東不同,云從科技的首發股東卻在解禁后高比例減持公司的股份。云從科技完成首發后,佳都科技、云逸眾謀、新疆匯富等機構分別持有公司6.63%、6.4%以及2.78%的股份。經過減持,截至2024年9月30日,佳都科技、云逸眾謀、新疆匯富等機構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3.64%、3.6%以及1.33%。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12月10日,云從科技發布了《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稱“公司將及時關注資本市場及公司股價動態,常態化主動跟進開展市值管理工作。”但2024年12月12日至今,云從科技的股價已出現了27%左右的下跌。
收入下滑核心技術人員再次流失,持續虧損的云從科技,面對公司股價的下跌,又要如何落實市值管理制度,提升投資者的回報呢?(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