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崔悅晨
12月15日,錦龍股份(000712.SZ)公告稱,因借款合同糾紛,廣東立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立合投資”)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導致錦龍股份所持東莞證券6602.9萬股股份被凍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資產負債率高企,錦龍股份早有轉讓所持東莞證券股權的打算,從而回籠資金,改善現金流,并降低公司負債。
天眼查顯示,錦龍股份共持有東莞證券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40%,為東莞證券第一大股東。今年9月,錦龍股份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的方式,征集到了交易對手,擬以22.72億元的價格轉讓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即20%),受讓方為東莞金融控股集團和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均為東莞證券的股東。
值此股權轉讓關鍵時刻,卻發生股權凍結事件,錦龍股份的股權轉讓事宜是否會因此增添變數?
所持6602.9萬股股份被凍結
根據錦龍股份發布的公告,立合投資與錦龍股份涉及的借款金額為6602.9萬元。12月15日,立合投資向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法院凍結了錦龍股份持有的東莞證券6602.9萬股股份,占東莞證券注冊資本的4.4%。
錦龍股份表示,上述東莞證券股份的凍結未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正積極與相關方溝通,解決借款合同糾紛事宜,同時向法院申請了解除對東莞證券股份的凍結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錦龍股份是一家民營企業,于199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主要依托中山證券和東莞證券開展證券業務,業務范圍涵蓋了經紀、投資咨詢、財務顧問、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資產管理等領域。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山證券67.78%股權,東莞證券40%股份。
錦龍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8%;營業利潤3820.45萬元,同比增長120.4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108.75萬元,同比增長66.34%。
報告期內,其參股公司東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27億元,凈利潤2.93億元;控股子公司中山證券凈利潤扭虧為盈。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7月,東莞證券IPO恢復審核。早在2015年6月,東莞證券就首次遞交了招股書。然而,2017年錦龍股份實控人楊志茂被曝在收購東莞證券股權過程中涉嫌行賄被起訴,東莞證券因此主動中止了IPO申請。
2021年,證監會恢復了對東莞證券的上市審核,并在2022年審核通過。2023年注冊制實施,深交所受理了東莞證券IPO平移申請,到今年3月,又因材料過期而中止。
直到今年7月,東莞證券IPO重啟,上市進程終于有了新的進展。
債務問題頻現
錦龍股份為何在東莞證券IPO重啟之際,選擇出售所持的股份?
根據錦龍股份發布的多份公告顯示,公司因資金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仍有多筆債務到期未能償清。
10月29日,錦龍股份披露,其向廣東景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金保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平安銀行廣州分行的借款已經到期,借款本金分別為1500萬元、8000萬元和5.77億元。截至公告當日,公司到期未清償債務合計為6.72億元。
在此背景下,錦龍股份只能通過出售股權來解燃眉之急。為降低公司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錦龍股份先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20%東莞證券股份,以及所持全部中山證券67.78%股權。
另一方面,受中山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期貨經紀業務凈收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下降等因素影響,錦龍股份自2021年以來呈現收入規模萎縮、業務運營虧損的狀態。
年報數據顯示,2021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06億元、2.47億元和1.9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3.92億元、-3.8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增長了213%,但凈利潤仍虧損約9596萬元。
“跨界”轉型能否奏效?
對于股權轉讓的最新進展,具體來看,今年9月,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的20%東莞證券股權征集到了1名交易對手,即東莞金控集團和東莞控股組成的聯合體。據了解,目前錦龍股份已經和該聯合體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交易作價22.72億元。
交易完成后,東莞金控集團將代替錦龍股份成為東莞證券第一大股東,而東莞控股持有的東莞證券股份也將進一步增加。
與此同時,錦龍股份也正在計劃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中山證券股權。
11月25日,錦龍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清倉”轉讓所持有的全部67.78%中山證券股權,相關交易已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預掛牌,目前正在尋找受讓方。
下一步,錦龍股份或將向算力領域轉型。公司曾公告表示,為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政策以及廣東省打造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規劃,同時為推動業務逐步轉型,公司已與廣州賽雷建鑫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基金你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九章云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擬在廣州地區合作開展智算中心建設及運營業務。
按照協議約定,錦龍股份作為智算中心的主要投資方和戰略合作方,在第一期項目公司持股53%;后兩期項目中,錦龍股份的持股比例將不低于53%。
對于這家從未涉足過算力領域的民營企業,“跨界”轉型能否成功奏效,帶領公司走出經營低谷,還有待時間的驗證。(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