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韓宜珈
又一家新能源車企撐不過這個冬天了?
12月11日下午,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發布內部信,表明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進入創業的2.0階段。隨之而來的,是極越規模裁員、拖欠供應商款項等消息甚囂塵上。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眾多極越員工發帖表示,上午還在開會,下午就原地失業,更有不少員工還在平臺直播賣車中途被告知發不出工資,直接失業。并且有員工表示,公司員工11月份的工資已經到賬,但是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繳納。消息傳出后,更有不少極越的合作商“在線催債”。
繼哪吒、高合、威馬之后,極越汽車也“爆雷”了?
裁員、欠薪……極越汽車現狀如何?
在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的內部信發布后,極越汽車內部員工大規模解散的消息便傳遍了社交媒體。次日,一段極越員工圍堵夏一平的視頻也不斷傳播,視頻中的員工們要求夏一平“留下護照”,“拿自己的存款補繳社保醫保”。
根據內部員工公布的信息,極越計劃留下極少數員工維持業務。其余員工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是離職,等到明年2月底拿N+1補償;二是選擇留下來,但12月開始薪資無法發放,職員將處于“無薪上班”的狀況。
極越汽車的“爆雷”,還炸出了眾多合作商公開催債。先是媒體合作的“Tech星球”在社交平臺公開@極越,表示極越拖欠傳播供應商款項36萬元,逾期一直不支付款項,多次發送催款函,仍拒絕支付。
此后,更有極越汽車的用戶爆出,收到了中國移動催債的郵件。網傳的郵件截圖顯示,郵件發自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閔行分公司政企部,稱集度汽車(極越汽車)車聯網業務未結算費用明細共計205.59萬元;根據前期合同簽訂條款,付款周期為30天,目前集度支付進度嚴重滯后,我司已發起訴訟流程。
中國移動表示,如12月20日前未支付相關費用,屆時會對集度名下全量車聯網卡操作欠費停機流程,MNO/RNR平臺不再提供維保服務。這意味著,極越汽車的用戶可能會直接被“斷網”。
12月11日晚,極越汽車通過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關于極越近期一些情況的說明》,解釋稱正在協調各方面資源應對挑戰,正在積極推進融資。車輛服務保障方面,各個渠道仍然可以正常預約維保等服務,極越產品的三包和質保責任仍然受到法律保障,相關責任由法律規定的主體承擔。
新車交付方面,極越聲明稱,新車交付環節正常,近期戰略調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部分用戶交車遲緩的情況。供應商合作方面,極越正在積極進行財務調整,有序安排款項支付,也請相關方給予理解和支持。
曾經背靠百度與吉利的極越汽車,為何會在成立僅3年的時刻走到如此“山窮水盡”的地步?
2021年,百度與吉利成立“集度汽車有限公司”,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這也是極越汽車的前身。2022年6月,“吉利系”退出集度汽車有限公司股東行列,百度關聯公司的持股比例升至100%;2022年12月,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再次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
2023年8月,由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與35%的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股權結構變化后,吉利與百度的各自分工也更為明確,集度聚焦AI智能化解決方案研發和賦能,極越汽車則由吉利控股主導聚焦整車生產制造。
同期,“極越”正式發布,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為“極越01”。10月27日,極越01正式上市。然而極越01的銷量卻不如預期,上市初期極越01銷量僅為每月1000輛左右,甚至在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緊急降價3萬元,但銷量依舊未能顯著提升。
2024年9月,極越07上市。極越汽車宣布,旗下第二款車型極越07上市48小時訂單達5000臺。雖然極越07比極越01表現好了不少,但是公開數據顯示,滿打滿算,今年的前11個月,極越汽車共交付1.4萬臺,不及理想、問界等造車新勢力頭部品牌的月銷成績,仍舊排在30名開外,屬實是在行業內排不上號。
對于此次突發“爆雷”,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作為主要出資方的百度對極越汽車能夠實現盈利的前景不看好,選擇及時止損。
12日午間,極越CEO夏一平表示,“我不會跑路。我來這里就是給大家解決問題。”夏一平還稱,他會答應員工解決社保和醫保的繳納;此外,極越已開放公司大群,以方便公司全體員工云文檔提出訴求。
新能源汽車前路幾何
隨著消費大環境的不景氣,新能源車企也不得不進入了“洗牌期”,從瘋狂擴張到如今汲汲自危,新能源車企的路也不好走。
2024年,多家車企因財務問題、市場變化和競爭加劇而陷入困境。哪吒汽車、威馬汽車、高合汽車等品牌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問題。
今年10月,哪吒汽車傳出降薪、拖欠工資、拖欠供應商款項等消息,引發了市場對其財務狀況的擔憂。
根據哪吒汽車最新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其背后的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眾汽車”)在2021年至2023年間虧損分別達到48.4億元、66.66億元和68.67億元,累計虧損超183億元。
巨額的虧損也暴露出了這家造車新勢力的現金流情況岌岌可危,雪上加霜的是,在裁員和降薪傳聞后,哪吒汽車還因為拖欠供應商款項被告上了法庭。
11月8日,哪吒汽車供應商埃夫特發布公告稱,就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合眾新能源宜春分公司因合同糾紛逾期未支付4819.5萬元款項,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立即支付合同價款4819.54萬元并賠償逾期付款損失。
而據媒體報道,哪吒汽車僅有的三家工廠里,已經有兩家面臨停產,11月更是傳出最主要的桐鄉工廠也已經停產一個月。
接連的壞消息,讓這家曾經銷量第一的造車新勢力舉步維艱。從2020年便啟動上市準備的哪吒汽車,最終在沖擊IPO失敗后,陷入了經營困境。
無獨有偶,今年另一家新能源車企高合汽車,也面臨破產重組的危機。
今年8月,江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人運通”)的預重整申請,并且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華人運通已知到期未能清償債務已超過公司資產總額,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已具備破產原因。
2024年10月25日,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決定對華人運通江蘇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合并預重整,并指定君合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擔任華人運通江蘇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合并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
在預重整之前,高合汽車也經歷了停工停產、發不出工資的財務危機。而在此之前的威馬汽車,同樣是經歷了大額負債、停工欠薪、股權凍結、預重整申請等階段……從中不難看出,有不少新能源車企的財務情況正岌岌可危。
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入下半場,瘋狂擴張的車企們該如何破局?
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量或是一個渠道。此前哪吒汽車新CEO方運舟給公司全員信中,他提到了哪吒汽車的下一個目標:目標直指全球市場。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哪吒汽車出口量達到17687輛,位列車企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第五,造車新勢力車企出口量第一。
目前,哪吒汽車已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建廠,并在部分地區開始量產。之后,還將向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發力,并適時向歐洲拓展。近期,哪吒汽車也在宣傳公司在東南亞市場取得的進展:在泰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已達22%,已于去年底在泰國完成工廠建設;10月、11月,哪吒X連續兩個月獲得泰國純電SUV上牌量第一名;10月25日,哪吒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了首家旗艦店,并完成了首批車輛的交付。
不過,隨著出海越來越成為新能源車企的共識,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以泰國為例,截至目前,已有上汽、長城、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十余家車企進入。更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中國車企在泰國也搞起了價格戰。
據最新消息,12月12日,哪吒汽車已逐漸啟動小批量復產,高合汽車也傳出將有新的投資方接手,威馬汽車更是在預重整階段吸引到了幾家戰略投資人……這些造車新勢力的處境,也反映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家車企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