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吳微
10月純血鴻蒙系統的發布,引爆了A股的科技板塊。潤和軟件(300339.SZ)、軟通動力(301236.SZ)等多只個股因此收益,其股價在9月底到10月間有一倍左右的上漲。
而純血鴻蒙系統推出后,云從科技(688327.SH)在11月份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也多次表示公司的產品將適配鴻蒙系統,鴻蒙系統發布將提供發展機遇。不過,9月中下旬至今,云從科技的股價僅有70%左右的上漲,不及板塊80%以上的漲幅。
作為“AI四小龍”中,唯一在A股完成首發的公司,云從科技自上市以來就備受市場關注。2022年首發時,云從科技募資17.28億元,中信證券(600030.SH)也取得其中1.01億元的發行費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云從科技8.5億元募集資金按計劃使用,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輕舟系統生態建設兩個項目結項后,公司的收入并未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收入僅為2.27億元,遠低于2022年同期的4.56億元。
據統計,云從科技的股價發行后當日就跌破了發行價,此后也長期低于發行價。首發至今,參與云從科技戰略配售股認購的股東賬面上已有大額浮虧,但云從科技的首發股東卻已在高比例減持公司的股份。
收入下降 虧損擴大
云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曾于商湯科技(00020.HK)、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一起被合稱為“AI四小龍”。與其他公司不同,云從科技依靠較大的收入規模,成功在科創板完成了首發,成為唯一一家在A股完成上市的“AI四小龍”中企業。
不過,自首發之后,云從科技就出現了業績“變臉”的跡象。2019年、2020年、2021年,云從科技的收入分別為8.07億元、7.55億元以及10.76億元,呈現增長趨勢;而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收入則分別為5.26億元、6.28億元以及2.27億元,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收入為2.27億元,遠低于2022年同期的4.56億元與2023年同期的3.46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與上市前相比,2022年5月,云從科技完成首發后,募資資金到位,公司募資建設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輕舟系統生態建設兩個項目推進進度有所加快。據公司披露,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輕舟系統生態建設兩個項目分別于2023年12月、2024年6月結項,它們分別使用了6.65億元與1.84億元的募集資金。
針對募投項目建設完成后,并未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收入增長,云從科技表示“募投項目的收益體現可能存在一定滯后性,需隨著項目逐步落地和市場拓展而逐步顯現”、“未來,公司將持續聚焦募投項目的執行與優化,為實現長期價值增長和投資者的回報提供有力保障。”
而上市后收入呈現下降的趨勢下,云從科技的管理費用卻在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管理費用還僅有1.47億元,2023年同期上漲為1.7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高達2.49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41.48%。據公司年報披露,2023年包括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曦,董秘楊樺,核心技術人員李繼偉在內,多名高管的年薪超過了180萬元。而作為科技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的研發費用同比卻出現了8.08%的下滑。
受公司收入下降、管理費用增長影響,2024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凈虧損高達5.09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4.04億元虧損相比擴大了25.97%。
國資浮虧 首發股東變現
作為“AI四小龍”之一,云從科技自成立以來就吸引到包括佳都科技(600728.SH)、云逸眾謀、新疆匯富等諸多投資機構的青睞。首發前云從科技的累計募資金額就已超過25億元,加上首發募集的16.27億元的凈額,云從科技累計募資金額將超過40億元。
不過,自成立以來,云從科技一直未能實現盈利。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未分配利潤賬面余額為-42.36億元,這意味著,云從科技自成立以來,凈虧損已超過了40億元。而截至2024年9月底,云從科技資產負債率已達到49.86%,公司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總額已不足8億元,同期公司還有3.67億元的短期借款。
除了公司虧損外,此前參與云從科技戰略配售股認購的股東,賬面上也已出現了浮虧。據云從科技最終版招股書披露,2022年5月,公司首發時,包括上海上國投、張江創投在內8名投資者累計認購了公司2982.52萬股的戰略配售股,包括傭金在內交易總價為4.61億元。
其中上海上國投、張江創投等國資控制的投資平臺分別獲配了903.8萬股與361.52萬股戰略配售股,以15.37元/股的發行價計算,對應交易對價分別為1.39億元與5556.56萬元。?
數據來源:招股書
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5月27日上市首日,云從科技就以15.29元/股的價格收盤,跌破發行價。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僅在14元/股附近,仍低于發行價。上海上國投、張江創投等參與云從科技戰略配售股認購的股東,賬面上已出現了浮虧。
與戰略配售股股東不同,云從科技的首發股東卻在解禁后高比例減持公司的股份。云從科技完成首發后,佳都科技、云逸眾謀、新疆匯富等機構分別持有公司6.63%、6.40%以及2.78%的股份。經過減持,截至2024年9月30日,佳都科技、云逸眾謀、新疆匯富等機構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3.64%、3.6%以及1.33%。
針對首發股東減持、公司股價長期低于發行價的情況,云從科技表示,公司將切實落實2024年4月制定的《2024年“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并“根據市場情況,積極研究并適時考慮包括股份回購在內的資本運作手段,以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
收入下滑、虧損擴大,云從科技何時才能扭虧為盈,給支持公司的投資者以回報呢?(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