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朱敬凱
長久以來,醬油作為廚房里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是美味佳肴的靈魂伴侶。如今作為調味品領域的第一大細分品類,也是吸引著各家廠商激烈競爭。近年來,隨著百姓對健康飲食概念的熱衷,醬油生產商們也紛紛打出了“綠色”“有機”“零添加劑”等概念。
兩年前,千禾味業(603027.SH)因“醬油添加劑”事件中獲得消費者大量關注,并且主打零添加醬油之后,從此獲得市場熱捧。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醬油廠商布局“零添加”產品,千禾味業的品牌優勢逐漸流失。
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近期,千禾味業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營業收入22.88億元,同比下降1.9%;歸母凈利潤3.52億元,同比下降9.2%。再次出現營收、凈利潤增速雙雙下降的局面。
與此同時,單三季度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營業收入6.99億元,同比下降12.63%;歸母凈利潤1.01億元,同比下降22.58%。
從產品來看,最主要的兩大產品醬油和食醋均下滑。前三季度,醬油營收14.35億元,同比下降2.44%;食醋營收2.87億元,同比下降10.41%;其他業務營收3.6億元,同比上升12.9%。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因越來越多廠商加速進場后,零添加調味品市場競爭烈度提升,從而影響千禾味業核心醬油業務收入承壓,增速下滑。
從渠道來看,2024年第三季度經銷渠道實現收入4.7億元,同比下降17.3%;直銷渠道實現收入2.2億元,同比微降0.4%。
截至9月30日,千禾味業經銷商總數3424個,今年6月30日經銷商數量為3560家。今年三季度公司出現了經銷商凈減少的情況。
不難看出,公司因“海天雙標門”事件帶來的紅利正逐漸消失。相比之下,位于行業頭部的海天味業(603288.SH)逐漸走出此前的“雙標門”輿情的“陰霾”,業績逐步回暖增長。公開數據顯示,海天味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3.99億元,同比增長9.38%;歸母凈利潤48.15億元,同比增長11.23%。
與此同時,中炬高新(600872.SH)也在調味品領域不斷追趕。據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9.46億元,同比微降0.17%,歸母凈利潤5.76億元,扭虧為盈同比增加18.49億元。
對于千禾味業來說,不僅與海天味業的差距越來越大,還要提防其他友商的追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庫存達到了7.74億元,同比上升3.3%,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這意味著千禾味業將面臨去庫存的壓力,或將影響公司未來的營收及利潤表現。
據公司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3年,千禾味業的毛利率分別為43.85%、40.38%、36.56% 、37.15%。公司2024年三季報的毛利率為36.2%,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
“千禾0”商標或有誤導之嫌
近年,隨著醬油的使用場景越來越細分多元,生廠商們推出不同功能的醬油產品,有用于涼拌的、有給兒童食用的、有主打低鹽的等多種功能性產品。
此前千禾味業主打一系列“零添加”產品,從而收獲了不少路人緣。不過近期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不少消費者對千禾公司旗下的“千禾0”這個標識的質疑聲。
有消費者指出,原來公司旗下招牌產品“千禾0”系列,僅僅只是個商標名,而并不是指的零添加。廣大消費者可就坐不住了,認為產品上大寫的“0”存在歧義,感覺被廠家誤導了。?
從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千禾味業提出“零添加”概念,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產品。
企查查平臺顯示,千禾味業食品有限公司商標信息有339個。其中,2018年9月,千禾味業申請并成功注冊了30類“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等商標。
2018年12月,千禾味業先后申請了“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字樣的商標,不過都未通過。
此后2020年5月、6月,千禾味業申請并通過注冊了“千禾0”商標。這也是目前大眾消費者較為熟知的產品,包裝上以“千禾0”為標志,突出大寫的“0”字。大多消費者很難分辨這只是個商標。
有業內人士向《投資者網》表示,從商標法來看,“千禾0”作為商標本身是合法的,不帶有欺騙或導致誤認。若商家使用“千禾0”商標作為零添加醬油產品的包裝,并在瓶身包裝上用“0添加”等字樣進行宣傳,這就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如今主打“零添加”“減鹽”等功能的調味品在市場上已比比皆是,比如李錦記的零添加醇味鮮生抽、海天味業的“零添加”金標生抽、廚邦的零添加特級生抽等。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關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在來看,零添加技術的門檻不像以前那么高了。隨著眾多生產商涌入,這條賽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說不定未來為了迎合消費者對口味的多樣性,醬油生產商可能會推出更多的特色口味,強調地方文化和傳統工藝,以滿足不同地區和人群的需求。
不知千禾味業作為零添加醬油領域的龍頭,是否能繼續保持其地位,我們將拭目以待。
高管頻繁減持套現
除了產品線不斷受到外部影響外,貌似公司管理自身對未來調味品行業也表現出一種不太樂觀的態度。
據企查查平臺顯示,千禾味業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伍超群先生。目前伍超群持股比例為40.67%,侄兒伍建勇持股比例9.16%,哥哥伍學明持股比例0.79%,伍氏家族合計持股50.62%。
不過近年來,多位高管股東多次減持套現。今年9月,千禾味業發布高管減持結果公告,公司董事何天奎、李進、董秘呂科霖三人因個人資金需求,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其所持股份257,000股、110,000股、107,500股,三人合計減持474,500股。減持價格區間在13.96-14.08元/股,算是近期股價高位。
早在2023年8月,上述三位股東便計劃分別減持103.21萬股、46.63萬股和43.82萬股,但最后沒有減持成功。
2020年12月伍建勇曾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累計減持1634.39萬股,減持價格區間33.62-39.3元/股,減持套現5.87億元。
此后,公司股價持續創新高,在2021年2月升至51.37元/股。不過隨后股價走勢一路震蕩下行,目前股價徘徊在13元/股附近。
此外,實控人伍超群在公司股價頻頻創高期間,開啟了減持之路。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他累計減持了數千萬股,套現金額高達數億人民幣。在此期間,除了實控人減持以外,多位股東高管也紛紛減持套現。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7月,千禾味業發布了上市公告書,向實控人伍超群全額定增8億元,最終發行價12.82元/股,用于推進“年產60萬噸調味品智能制造項目”,資金來源為實控人伍超群通過股票質押。在此之前實控人伍超群已減持套現數億元,此番動作遭市場質疑為 “高賣低買”,或將有損中小股東們的利益。
如今,公司股價進入下行區間,公司股東們反而密集減持。在外界看來,公司管理層或對未來業務有所擔憂。不過作為零添加醬油的引領者,還是希望公司能專注旗下產品線,積極拓展食醋及料酒等品類,能有更好的產品矩陣帶動公司穩健發展。(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