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4月18日訊(記者 朱俊熹)關稅陰云籠罩下,臺積電依然維持了對全年營收增長率和資本支出的預測。
在4月17日舉行的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管理層預計全年收入以美元計將增長25%左右,第二季度營收將在284億至292億美元之間,按中間值計算同比增長38%。資本預算則預計在380億至420億美元之間,其中約70%將用于先進制程技術。
臺積電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表示,“我們理解關稅政策的潛在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看到客戶行為有任何變化。”他認為,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對情況有更清晰的了解,臺積電將繼續密切關注其對終端市場需求的潛在影響,并審慎管理公司業務。
就在前一天,臺積電重要設備供應商、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在發布其Q1財報時也表示,近期的關稅公告增加了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通過與客戶的對話,支持了阿斯麥對2025年和2026年將是增長年份的預期。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于上周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對等關稅”。但隨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態稱,雖然不受“互惠關稅”的約束,但美國將在一兩個月內對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實施“特別重點關稅”,同時還將對半導體和藥品征收行業關稅。
本周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證實正在發布新的芯片出口許可要求,涉及到英偉達的H20、AMD的MI308等芯片產品。英偉達稱,公司接到美國政府的通知,需要獲得許可證才能將H20芯片出口到中國等國家。H20芯片是特供中國市場的AI芯片,英偉達將承擔55億美元的費用,與H20產品的庫存、采購承諾和相關儲備有關。AMD也表示,出口限制預計將讓公司面臨8億美元的損失。
英偉達、AMD都是臺積電的關鍵客戶。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制造商,為這些公司提供芯片制造、先進封裝技術等服務。當在電話會上被問及H20禁令對臺積電的影響時,魏哲家回應稱,不會針對具體的客戶產品發表評論,但保證臺積電在提供全年增長展望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臺積電在3月公告稱,將對美國增加1000億美元的投資,用于先進半導體的制造。擴建計劃包括新增三座晶圓制造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個大型研發團隊中心。臺積電對美國的總投資將達到1650億美元。魏哲家在最新電話會上強調,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擴張完全是為了響應客戶的高需求。亞利桑那的項目完工后,將會承擔臺積電約30%的2納米及以上先進產能。
“目前,臺積電尚未與其他公司就任何合資技術授權,或技術轉讓和共享進行任何討論。”魏哲家還表示。這一發言是對臺積電可能與英特爾組建芯片制造合資企業傳聞的否認。
硅谷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此前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英特爾和臺積電近期討論了一項初步協議,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來運營英特爾的芯片制造設施,臺積電將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據媒體報道,該協議的背后受到美國政府的積極推動,曾多次向臺積電施壓,希望借力臺積電來解決英特爾的困境。
臺積電一季度財報顯示,合并營收為8392.5億新臺幣(當前約合188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1.6%。凈利潤為3615.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60.3%,超過分析師預期的3546億新臺幣。但當季營收、凈利潤均錄得環比下降,臺積電將其歸因于業務受到智能手機季節性波動的影響,而AI相關需求的持續增長部分抵消了這一影響。
財報發布后,臺積電美股收報151.74美元/股,較前一日微漲0.05%。但今年以來,受累于關稅風險、對AI需求的質疑,臺積電美股已累跌24.72%,臺股跌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