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4月16日訊(記者 黃玉潔)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發布罰單,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稱“快錢支付”)山東分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罰款2萬元。
快錢支付成立于2004年,2011年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是首批獲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快錢支付最早的資質包括銀行卡收單(全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預付卡受理(全國)等六項,但在首次續展時,主動終止了后二項資質。在2014年底,快錢支付與萬達方面簽訂戰略投資協議,隨后快錢支付便逐步被并入萬達金融板塊,成為萬達旗下支付機構。隨著支付業務類型的重新劃分,快錢支付業務類型變更為“儲值賬戶運營Ⅰ類、支付交易處理Ⅰ類”。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也發布了罰單,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市民卡”)違反特約商戶管理規定,罰款3萬元。
蘇州市民卡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國有聯合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持牌機構。于2012年6月獲得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為江蘇省范圍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2024年支付業務類型重新劃分后,蘇州市民卡業務類型調整為江蘇省范圍“儲值賬戶運營Ⅱ類”。
AI財評
【財經銳評】兩張小額罰單背后,折射支付行業強監管常態化趨勢。快錢支付與蘇州市民卡雖處罰金額不高,但違規事由直指支付核心環節——清算管理與商戶管理,反映出央行對支付機構合規運營的"零容忍"。快錢支付作為萬達系支付牌照持有者,近年因業務收縮已主動剝離部分資質,此次處罰或暴露其地方分支機構風控漏洞;蘇州市民卡作為區域預付卡機構,在業務轉型為"儲值賬戶運營Ⅱ類"后,仍需強化商戶準入管理。當前支付行業面臨分類評級重塑,機構需警惕"小罰單大信號"效應——監管正通過高頻、精準的處罰壓實合規責任,特別是對歷史遺留問題和新業務形態的交叉監管。建議持牌機構加快內控系統升級,將合規成本納入區域性展業策略考量,避免因"小過失"影響續展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