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遇見小面
藍鯨新聞4月15日訊(記者 孫煜)遇見小面沖刺“中式面館第一股”。
今日,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面)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IPO上市,招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遇見小面共有360家餐廳,其中279家直營餐廳、81家特許經營餐廳。2022-2024年,遇見小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8億元、8.01億元、11.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46億元、0.61億元。
從募集資金的用途看,招股書顯示,遇見小面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拓展餐廳網絡、升級整個餐廳網絡的技術及數字系統、品牌建設及提高客戶忠誠度、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潛在公司的戰略投資與收購等方面。
主動降價致同店銷售額下滑
遇見小面的首家餐廳于2014年在廣州開設,創始人為宋奇,公開資料顯示,宋奇在創辦遇見小面之前,曾先后在香港麥當勞、百勝中國從事門店運營及店鋪開發等工作。
遇見小面主要提供川渝菜品,招牌菜包括紅碗豌雜面、金碗酸辣粉、老麻抄手等,從菜品體系看,包括特色小面、小鍋冒菜、抄手系列、米飯系列、擼串系列、特色小食及甜品及飲料,每家餐廳提供30-40個SKU。具體到菜品的研發,遇見小面招股書顯示,超過80%的菜品為內部開發,其余菜品通過與供應商合作而開發。
截至2024年底,遇見小面采用直營和特許經營相結合的方式在中國內地的22個城市開設了360家餐廳,其中279家為直營餐廳,占門店總數的比重為77.5%。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來自直營餐廳的收入分別為3.36億元、6.72億元、10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0.5%、83.9%及86.7%。
遇見小面收入構成;來源:招股書
從門店發展看,2022年-2024年,遇見小面的門店數分別為170家、252家、360家。期內新開業餐廳分別為43家、92家、120家,關閉餐廳數分別為6家、10家、12家。
具體到遇見小面的餐廳經營情況,2022-2024年的同店翻臺率分別為3.1次/天、3.9次/天、4.1次/天。從同店銷售額的角度看,2023年相比2022年的同店銷售額增幅超過28%,2024年同店銷售額則同比下降4.2%。
談及同店銷售額下滑的原因,招股書提到“主動降低菜品的價格,以吸引更多顧客及增加整體銷售額。”數據顯示,遇見小面餐廳的訂單平均消費額由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3年的34元,并進一步降至2024年的32元。
招股書顯示,2024年,遇見小面對中國內地的菜單重新設計,將主食的價格范圍控制在13-35元,2024年,在中國內地的主食平均價格為22元左右。
遇見小面餐廳經營情況;來源:招股書
餐廳績效的評估體系、會員體系的構建是遇見小面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關鍵所在。遇見小面在所有餐廳實行“賽馬體系”,評估機制量化了餐廳運營中的關鍵指標,如客戶服務、廚房操作、人員管理、食品安全、財務管理、庫存管理等。發現評分較低的餐廳,會調查原因并進行糾正。
從會員體系看,遇見小面的會員包括普通會員、儲值會員兩類。普通會員可以在餐廳消費賺取獎勵積分,通過累計積分可換取折扣。儲值會員則通過在賬戶中存入最少88元完成儲值,可用于餐廳付款,對于儲值會員,遇見小面提供約8%-10%的折扣。截至目前,遇見小面的會員超過1880萬。
從股權結構看,招股書顯示,控股股東宋奇先生、蘇旭翔先生、淮安創韜、淮安遇見好人等,合計持股約53.28%。其他股東中,百福控股通過奇昕持股約17.16%、顧東升持股約7.73%、九毛九通過品芯悅谷持股約6.50%、碧桂園通過匯碧二號和一號分別持有約5.08%和3.97%的公司股份。
未來三年計劃新開超440家餐廳
聚焦遇見小面港股IPO募集資金的用途,招股書顯示,擬用于擴展餐廳網絡、升級數字系統、品牌建設等方面。
在拓展餐廳網絡、擴大地理覆蓋范圍及加深市場滲透方面,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拓展計劃包括在中國內地加密現有高線城市、開拓下沉市場、拓展香港及海外市場。具體的開店計劃顯示,計劃在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別開設約120-150家、150-180家、170-200家直營及特許經營餐廳。如果按照開店計劃,未來三年新增餐廳的數量在440-530之間,較現存門店數量將實現翻倍。
從海外門店的情況看,截至2024年4月,遇見小面在香港已開設6家餐廳,并計劃今年在新加坡開設1-2家直營餐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未來整個中式面館市場的增長率較過去有所放緩。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中式面館的總商品交易額由2020年的183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6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7%。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2029年中國中式面館的總商品交易額將達5100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0.9%,增長率有所放緩。
此外,遇見小面募集資金的另一大用途是升級整個餐廳網絡的技術及數字系統,以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其中提到,將不斷迭代及完善自主開發的數字化系統,用于餐廳業務及財務分析、采購、庫存、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雇員培訓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遇見小面在未來發展規劃中提到了,對于上游食品加工行業潛在公司的戰略投資與收購。招股書顯示,計劃投資或收購年收入約為3000萬-5000萬的肉類、面條、調味品等主要食材的供應商,以提高規模經濟效益、確保食材供應鏈的穩定性和質量。
遇見小面表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尚未發現或尋求任何收購目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中國內地有超過5000家目標公司符合上述甄選標準。
遇見小面為何要針對上游食品加工企業進行投資、收購呢?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遇見小面原材料及耗材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8.3%、36.3%及34.3%。對比同是中餐企業的小菜園、綠茶餐廳,小菜園2024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重為31.9%、綠茶餐廳2024年前三季度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重為31.4%,均低于遇見小面。
招股書顯示,遇見小面與近450家供應商合作,2022年-2024年,遇見小面從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占年度采購總額的28.7%、30.1%及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