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_中文无码日韩欧_国产成年片_久久国产综合视频_www.久久亚洲_亚洲AV无码专区色爱天堂老鸭

國海證券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 投行業務仍陷多起財務造假案

摘要:在2024年下半年“9·24行情”的帶動下,券商業績迎來回暖。國海證券近期披露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18億元,同比增長0.69%;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31.02%,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

在2024年下半年“9·24行情”的帶動下,券商業績迎來回暖。國海證券近期披露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18億元,同比增長0.69%;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31.02%,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

不過,在整體業績實現的增長的情況下,國海證券部分業務依然處于“冰凍”狀態。

數據顯示,財富管理業務依然是國海證券2024年主要收入來源,全年實現收入12.83億元,營收占比為30.42%,同比增長10.78%;銷售交易和投資業務迎來爆發,同比大增177.09%至7.64億元,貢獻了18.12%的營收。

然而,國海證券的投資管理業務和企業金融服務業務則下滑明顯,其中投資管理業務實現營收7.14億元,同比下滑21.27%。企業金融服務業務收入則僅為4,562.98萬元,同比下滑34.65%。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金融服務業務在2024年的營業支出為10534.05萬元,導致該板塊的營業利潤率為-130.86%,也就是說該板塊虧損了6000萬左右。

國海證券的企業金融服務業務,即為券商投行業務。2024年國海證券僅完成了1單再融資項目,新三板掛牌4家;債券承銷17只。

近年來,國海證券投行業務較為低迷,2021年至2023年該板塊收入分別為23026.23萬元、8962.15萬元、6982.88萬元。其中,2021年國海證券斬獲3單IPO項目,3單增發項目,2022年為1單IPO項目和1單增發項目、2023年沒有披露IPO項目,總共完成股權融資項目3單。

國海證券投行業務失速,宏觀環境上IPO收緊是重要原因。不過,國海證券自身也負面纏身,自2022年以來,其保薦的項目頻頻踩雷。

2021年,國海證券在6年前承銷的勝通集團9只債券發生實質違約,違約余額55.5億元。后經證監會調查,2013年度至2017年度,勝通集團通過編制虛假財務報表、直接修改經審計的財務報表等方式,連續5年將虧損披露為盈利,累計虛增收入615億元,虛增利潤119億元。扣除虛增利潤后,實際業績均為虧損。

作為主承銷商,國海證券因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未做到“勤勉盡責”,2022年3月18日被證監會沒收1798萬元承銷費,并處以60萬元的罰款,同時被出具警示函。兩名相關負責人被證監會處以警告,罰款30萬元,以及5年市場禁入。

時隔多年,“勝通債”案的負面影響依舊未消除。2024年11月發布的《國海證券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封卷稿)》,披露了多達23起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重大訴訟。其中9起案件中,國海證券均是作為被告卷入“勝通債”證券虛假陳述糾紛。

除了“勝通債”外,國海證券在2015年保薦的榮聯科技也在2023年被查出財務造假。據證監會調查,榮聯科技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通過虛減成本的方式合計虛增利潤超2億元。

在金通靈財務造假案中,國海證券再次卷入其中。2024年1月,江蘇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金通靈及其子公司連續6年通過偽造工程形象進度確認表、未發貨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或虛減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2017年至2022年四年總計虛增營收11.35億元,虛增利潤4.11億元。

金通靈財務造假案中,國海證券、光大證券、東吳證券均被出示警示函,華西證券則被采取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的監管措施。國海證券被指在金通靈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履行持續督導職責過程中,存在未能勤勉盡責履行相關義務。

2024年12月,金通靈10名二級市場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向金通靈、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國海證券、華西證券、光大證券等24名被告提起訴訟,訴訟請求金額合計75.64萬元。

接連陷入多起財務造假案,國海證券的投行業務備受打擊。如何走出保薦項目財務造假案的陰影,成為擺在國海證券的一道難題。(內容來源|遠見資本局)


AI財評
**財經視角點評:國海證券的業績分化與投行困局** 國海證券2024年業績雖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業務結構暴露明顯短板:財富管理與自營業務(銷售交易和投資)成為主要驅動力,而投行業務(企業金融服務)持續萎縮,虧損擴大至6000萬元,反映出其在IPO收緊周期下的適應乏力。 深層問題在于歷史風控漏洞的長期拖累。"勝通債""榮聯科技""金通靈"等連環爆雷案,不僅導致巨額罰單和訴訟(涉訴金額超5000萬元的案件達23起),更重創市場信譽。投行業務收入從2021年的2.3億元驟降至2024年的4563萬元,顯見監管處罰與投資者訴訟的"長尾效應"。 當前挑戰在于:1)如何重建合規體系,避免"帶病保薦";2)在債券承銷等存量業務中提升風控溢價能力;3)抓住并購重組等政策機遇轉型。若無法擺脫"踩雷-處罰-業務萎縮"的惡性循環,其投行板塊或進一步邊緣化。
注:本文轉載自遠見資本局,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苍梧县| 清新县| 海伦市| 庆元县| 大丰市| 嘉义市| 简阳市| 河津市| 宜章县| 邢台县| 南康市| 安多县| 杭锦旗| 县级市| 健康| 汉源县| 焉耆| 溧水县| 雷山县| 白水县| 页游| 库尔勒市| 如东县| 铜陵市| 舒兰市| 兰西县| 库伦旗| 和静县| 塔城市| 辽阳市| 正蓝旗| 临汾市| 琼中| 八宿县| 方山县| 岑巩县| 镶黄旗| 拉萨市| 团风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