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早在2021年6月,筆者就注意到了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浦蘭鈞”),寫下了《低調的青山集團,進取的瑞浦能源》一文,認為瑞浦蘭鈞憑借青山集團的強大實力和豐富資源,其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在動力電池下半場的賽道角逐中,毫無疑問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選手,并預言在未來動力電池前五有其一席之地。
行業公認動力電池企業必須突破百億營收,才算在第一輪競爭中勝出,有資格進入第二輪競爭。今年初筆者在整理分析電池企業突破百億營收所需時間時,驚喜地發現瑞浦蘭鈞從0到146億元營收,只用了五年時間,從第一支電池交付起算只用了四年,遠遠低于四家已上市友商所花的平均時間(20年)。
這引起了筆者極大的興趣,于近期造訪瑞浦蘭鈞溫州總部、嘉興蘭鈞生產基地,并與公司中高層進行了訪談,了解公司基本情況,勾勒出發展軌跡,多維度解析企業成長的邏輯,供產業從業人員、企業管理研究機構、投資機構等參考。
企業介紹
瑞浦蘭鈞成立于2017年10月25日,是青山實業結合其自身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投資布局的首家企業,從成立的2017年至第二年的2018年整年,都處于研發與生產基地建設階段,2019年初開始有第一只電池交付。主要從事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單體到系統應用的研發、生產、銷售,專注于為新能源汽車動力及智慧電力儲能提供優質解決方案。
公司在上海、浙江溫州、浙江嘉興設有研發中心,在浙江溫州、嘉興、廣西柳州、廣東佛山、重慶設有生產基地,截止2022年底,總產能為35.2GWh,預計2025年產能將超過150GWh。
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2年度營收統計:
按新能源應用方面的鋰離子電池(包括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計,在全球制造商中排名第十;
按全球新能源應用方面的鋰離子電池(包括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計,在中國制造商中排名第六;
按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計,為全球第十大鋰離子電池制造商;
按全球儲能電池裝機量計,為全球第三大鋰離子電池制造商。
二,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
2023年1-10月份瑞浦蘭鈞動力與儲能電池內銷累計排名第七、單純動力電池排名第八、單純儲能排名第三,動力與儲能電池出口累計排名第六。
發展歷程
2017-2018年 ? ?公司成立,上海研發中心投入使用,溫州一期工廠啟動建設 ? ?
2019年 ? ?50Ah磷酸鐵鋰電池交付給浙江艾羅,80MWh孤網調頻儲能系統交付海外客戶; ? ?
動力電池正式進入國內乘用車市場,并進入東風(風神)供應鏈; ? ?
而且動力電池也進入商用電車領域,用于城市公交車和城市配送物流車。 ? ?
2020年 ? ?憑借180Wh/kg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開發和量產,進入上汽通用五菱供應鏈,當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突破1GWh,首次成為中國十大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 ? ?
成功開發取代NCM811的高電壓NCM523電池,并快速實現量產交付。 ? ?
2021年 ? ?280Ah長壽命儲能專用電池問世; ? ?
獲選為國內知名汽車制造商零跑汽車,新興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威睿電動及一家歐洲知名車企的動力電池指定供應商。 ? ?
2022年 ? ?2022年4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冊資本總額增加至14.63億元。 ? ?
與上汽集團于廣西柳州的全資控股孫公司成立了兩家合資企業,建設各自年設計產能為20GWh的動力電芯及電池包生產設施。 ? ?
先后獲選為上汽乘用車、一汽奔騰、東風日產(啟辰)、合眾汽車、合創汽車等多家國內OEM的新能源汽車型號的動力電池指定供應商。 ? ?
2023年 ? ?2023年6月,成為全球電池聯盟成員之一。 ? ?
公司新生代主力產品問頂系列電芯發布。 ? ?
明星產品及其特點
問頂技術
2023年9月5日,瑞浦蘭鈞攜全矩陣“問頂”家族系列產品亮相德國慕尼黑IAA MOBILITY 2023。由問頂158Ah&200Ah動力電池、問頂R300&R600長電芯、問頂320Ah&340Ah儲能電池構成的問頂家族系列產品,均由問頂技術賦能,能滿足動力及儲能多種應用場景需求。
其中,“問頂”158Ah LFP電芯體積能量密度達到450 Wh/L,實現3C倍率放電、超3000周長循環壽命,具備高低溫寬溫域放電能力、及全生命周期高安全特性,可以為主機廠提供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實現超700km長續航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問頂”320Ah儲能電池則定位于高容量、高安全、高效率、長壽命的電化學儲能解決方案。320Ah問頂電池實際容量大于335Ah,相比其他廠商推出的儲能大電芯314Ah電池容量高出4%左右;且由于極耳縮短節省了70%的傳輸路徑,大幅降低電子傳輸阻抗,能量效率達到95.4%,相比314Ah電池也要高出0.5-1%,循環壽命達10000周以上,使用壽命達20年以上,其實際性能表現遠超行業標準。
ET電芯
ET電芯是瑞浦蘭鈞采用高速卷繞、模切及高速迭片技術制成的扁平電池,體積能量密度達 420-480Wh/L,可提高生產過程的效率及電池性能。
CB500長電芯
由瑞浦蘭鈞獨立開發完成,延承了瑞浦蘭鈞產品一貫長續航、長循環、高安全的特點,滿足客戶各項需求。長電芯進一步豐富了瑞浦蘭鈞的產品矩陣,之后問頂技術也將加持長電芯產品,全面提升方形電芯產品競爭力。
多功能儲能集裝箱
瑞浦蘭鈞研制的多功能儲能集裝箱可模塊化分布式部署,功能包括黑啟動預備電源、發電側調頻、應急保障電源、網絡功率調節等。可用于各種儲能場景,如電動儲能、車輛充電及市電備用電源。
半固態方形電池
瑞浦蘭鈞研發的半固態電池,直流內阻、倍率性能和液態電池基本相當;溫度極限提升30℃到35℃,可以基本保證電性能不會出現大的偏差。根據瑞浦蘭鈞提交的招股說明書,瑞浦已將半固態方形電池的樣品交付予一家歐洲豪華汽車公司,并正在與該公司進行電池性能測試。
鈉離子電池
對于行業中炙手可熱的鈉離子電池,瑞浦蘭鈞也投入大量精力研發,該電池可降低儲能電池的成本并降低對鋰的依賴。
成長研究總結
1,實力雄厚并把握了戰略機遇期
瑞浦蘭鈞的崛起,一是母公司青山集團實力雄厚,手握大量的鎳資源;二是趕上了近年來新能源板塊持續的高景氣。
在上游原材料中,鎳的地位很重要,就連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都曾在推特上多次表示,該公司擴大鋰離子電池生產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鎳”。鎳在電池總成本占比近30%,高鎳、超高鎳電池占比更高。簡而言之,具有低價鎳資源的企業可以掌握生產電池的成本優勢。
瑞浦蘭鈞控股股東青山集團,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頗具傳奇色彩的浙江省民營企業,在經歷30多年的快速發展后,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鎳金屬和不銹鋼生產商,其商業帝國版圖遼闊,從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鋼鐵廠一直延伸到印度尼西亞偏遠島嶼上的礦山,并通過直接控制或股權投資,對鋰離子電池行業產業鏈上的多個范疇進行戰略性擴張,包括開采和精煉鎳、鋰及鈷以及生產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這位“低調的鎳王”在去年LME“妖鎳”事件,歷經多空博弈后,才逐步走到輿論的聚光燈下,為人所知。
手握印度尼西亞鎳礦開發權的青山集團,為后續新能源鋰電池上下游布局提供了極具戰略地位的原材料供應。也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發展以及印度尼西亞禁止鎳礦出口政策中,成為國內掌握稀缺上游的少數民企。
新能源板塊是市場公認高景氣度、成長較好的賽道。2019年到2021年,新能源是少數連續三年大漲的行業。據Wind數據顯示,中證內陸新能源主題指數(CSI 000941)三年漲幅高達280.77%,成為市場中炙手可熱的存在。
2,戰略主動:動力、儲能雙擁抱
2022年以來,瑞浦蘭鈞動力電池出貨量較去年增加約300%-400%;儲能出貨量較去年增加了約500%-600%,排名行業前三。其營收也在大幅攀升,2022年上半年,瑞浦蘭鈞的營收從2021年同期的6.66億元增加503.5%至40.17億元,已接近2021年營收的兩倍。其中,動力電池收入占比41.4%,儲能電池收入占比46.8%。
在乘用車領域,瑞浦蘭鈞下游客戶包括一汽奔騰、東風風神、東風啟辰、上汽、五菱、吉利汽車、哪吒汽車、合眾汽車、零跑汽車等。
在商用車、特種車領域,瑞浦蘭鈞已經和宇通客車、廈門金龍、中國中車、上汽大通、吉利商用車、三一集團、徐工汽車、中力機械(叉車)達成合作關系。
瑞浦蘭鈞能夠快速崛起,其多元化的客戶功不可沒,除了乘用車、商用車外,還包括電池系統企業和儲能集成商等。
品牌成立初期,瑞浦蘭鈞就確定“動儲結合”的雙賽道戰略,在持續深耕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系統集成領域研究之余,同步拉動了儲能快速突破。
瑞浦蘭鈞以高比能、長循環、低成本、高安全為方向,緊抓市場需求,手握SCL模切工藝、極簡頂蓋技術、補鋰技術、硅碳技術等王牌創新技術,陸續推出了50Ah、72Ah、100Ah、150Ah、205Ah、230Ah、280Ah、320Ah、340Ah系列儲能產品,且不斷拓寬著應用場景。像戶用儲能、商業儲能、大型工業儲能等全場景,均能見到瑞浦蘭鈞儲能電池的身影。
除此之外,瑞浦蘭鈞280Ah電芯、140Ah電芯分別在2021年和2023年獲得船級社認證,2023年5月瑞浦蘭鈞還與DNV挪威船級社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DNV專業機構的檢測和審核,幫助瑞浦蘭鈞提升了海外客戶對產品性能上的理解和認識,對于瑞浦蘭鈞船用動力業務實現市場突破具有重要意義,成為瑞浦蘭鈞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行業與專家觀點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今年6月8日四川宜賓舉行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演講中表示,“動力電池產業的前半程,已經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動力電池產業的后半程,要如何引領市場需求,從‘有’到‘好’,與產業一起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是行業面臨的新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從去年底開始,在各種場合呼吁:“動力電池企業應該重視加快儲能電池的研發和布局。”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楊杜教授認為:企業成長的實踐在于管理者“審時度勢”的思悟和行動。
總結
電化學儲能興起的產業基礎,是由動力電池領先產業化奠定的。沒有動力電池企業突飛猛進的產能建設,電化學儲能只會停留在戶用儲能這一細分市場,可以清晰地看到儲能電池頭部企業會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高度重疊
瑞浦蘭鈞從公司成立到實現146億營收,所花時間遠低于四家已上市友商(億緯鋰能20年、孚能科技13年、欣旺達20年 、國軒高科26年)*,產業進入爆發期是一方面,主動選擇動力與儲能雙輪驅動,應該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根據四家上市公司公開資料整理
(本文作者顧國洪,目前擔任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