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25日,科隆新材發布最新年報,2024年產品高品質滿足煤炭領域“大采高”及新質生產力的需求下,科隆新材繼續處于增長態勢中,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4.83億元、8691萬元,同比增長9.46%、4.25%。
科隆新材業績增長背后資本、技術、客戶壁壘等競爭優勢凸顯。深耕密封件市場二十余年,產品性能和客戶群體的穩定性都是科隆新材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科隆新材已與煤炭或煤機行業頭部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財信證券研報提及,目前密封件市場仍持續增長,國產替代空間頗具潛力。科隆新材緊抓煤機設備“大采高”發展優勢,優先拓展新機裝備市場,同時重點維護主要客戶舊機維修需求,為未來舊機維修需求奠定基礎。在良性循環下,科隆新材在煤炭領域存在客觀的持續增長空間。
“大采高”升級需求帶動業績增長
科隆新材是一家以橡塑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為核心,煤礦用輔助運輸裝備的研發和生產為后發驅動的制造企業。目前,煤機、軍工用橡塑新材料業務和煤礦用輔助運輸裝備業務協同發展,帶動公司從單一煤機密封產品供應商轉變為向不同行業客戶提供多品類橡塑新材料產品的綜合服務提供商。
最早在2022年9月,科隆新材掛牌新三板,次年5月即進入創新層,2024年12月5日,科隆新材正式登陸北交所。
科隆新材的橡塑新材料產品主要應用于煤機領域,需求受到煤炭產量、煤機設備更新換代、煤礦智能化改造、新客戶和新業務領域拓展等多重因素影響。2023年以來,我國煤炭產量保持穩定增長,煤機主機廠商以及維修廠商等經營業績普遍增長,新機裝備和舊機維修需求旺盛。
近兩年,科隆新材的業績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023年,科隆新材營業收入由上年的3.29億元大幅提升至4.41億元,歸母凈利潤也由5197萬元增加至8337萬元。2024年科隆新材繼續處于增長態勢中,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4.83億元、8691萬元。
業績的增長主要需要歸因于,市場需求較穩定,同時公司加大業務拓展力度,擴大與戰略客戶的合作規模,優化工藝提升生產效率,業務整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確保核心業務橡塑新材料產品持續增長的基礎上,煤礦輔助運輸設備及相關維修業務收入實現較大增加。
2024年科隆新材橡塑新材料產品收入占比超過55%,公司在該領域的競爭力持續增強,煤炭行業的高景氣度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同時,科隆新材維修服務收入大幅提升46.11%,為公司業績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目前,科隆新材緊抓煤機設備“大采高”發展優勢,優先拓展新機裝備市場,同時重點維護主要客戶舊機維修需求,為未來舊機維修需求奠定基礎。在良性循環下,科隆新材在煤炭領域存在客觀的持續增長空間。
2021年至2023年,科隆新材毛利率由38.97%逐步提升至41.45%,主要原因之一即是公司順應煤礦液壓支架“大采高”發展趨勢,大口徑組合密封和高壓力液壓軟管總成銷售占比提升,該類產品技術難度大,毛利率相對較高。2024年,隆科新材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41.26%。
科隆新材煤礦輔助運輸設備主要應用于煤礦搬家倒面,下游客戶主要為煤礦和煤機搬家服務商等,需求主要受到煤炭產量、煤礦開采工況條件、搬家倒面次數、特車維修、置換需求以及新客戶和新業務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
當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主要任務。新質生產力以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為標識的高科技為特征,催生新產業和新模式,創新是新質生產力根本宗旨。
目前,科隆新材多款煤礦輔助運輸設備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2021年至2024年,公司分別銷售煤礦輔助運輸設備36臺、37臺、54臺和25臺。近年來,憑借可靠質量、優秀性能和新品研發在行業內得到客戶廣泛認可,實現相關收入的大幅增長。
創新筑基競爭優勢凸顯
隆科新材主要聚焦的密封件產品,主要用于防止流體從相鄰結合面間泄漏和防止外界雜質侵入機械結構內部,是保證機械結構密封性能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密封件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制藥、食品、紡織、汽車、家電、工程機械及軍工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市場規模較大。根據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數據,2021 年中國密封件行業市場規模約1571億元。
財信證券研報提及,作為一種典型的通用設備元件,密封件應用領域幾乎涉及到各個工業部門,市場空間廣闊。并且密封件有較強的耗材屬性且面臨技術迭代要求,兼具存量市場持續性和增量市場成長性優勢。密封件行業內形成了眾多有待“掘金”的利基市場。
到目前為止,科隆新材已在廣闊的密封件市場深耕二十余年,產品性能和客戶群體的穩定性都是科隆新材的核心競爭力。招股書顯示,科隆新材已與煤炭或煤機行業頭部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包括陜煤集團、鄭煤機、北煤機、平煤機、中國神華、山東能源等煤炭或煤機行業頭部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均為科隆新材的客戶。
財信證券研報提及,目前密封件市場持續增長,具有頗具潛力的國產空間。2022年全球密封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22.2億美元。作為消耗品,密封件的更換周期在數千小時不等,匹配設備運行的全過程,存量市場空間廣闊且具備抗周期屬性。密封件的國產進程持續,我國密封件進出口貿易金額2022年開始從逆差轉為順差。
2022年我國橡膠密封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57.9億元,橡膠密封件面臨高度確定性需求。目前,我國密封件非標品類的差異化競爭,高端產品國產化空間較大。
目前,行業內已有多家細分領域龍頭崛起,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逐步打破長期壟斷,為我國密封件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行業內一些頭部密封件企業還通過在擴鏈及收并購方向上的持續發力,快速提升市場影響力。科隆新材則以技術研發為基礎迅速崛起。
2021年至2024年,科隆新材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447.51萬元、1837.33萬元、2180.12萬和2716.97萬元,公司研發投入和研發項目數量均逐年上升,研發項目涵蓋液壓組合密封、液壓軟管、特種車、軍工和高鐵等主要業務板塊,研發內容覆蓋全面,創新類投入持續且穩定,為公司不斷鞏固和強化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截至2024年末,科隆新材有效期內專利共18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科隆新材以過硬的核心技術,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多種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
在煤炭行業,公司液壓組合密封件和液壓軟管性能優越,隨著國內煤機橡塑新材料產品國產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公司部分產品已逐漸替代赫萊特、瑪努利等國際知名品牌產品,成為國內煤礦和煤機客戶配套采購的主要選擇。
此外,科隆新材特種車型號數量和產品性能行業領先,多種型號煤礦輔助運輸設備被認定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打破了煤礦防爆無軌膠輪車早期主要依賴國外進口設備的局面,同時公司不斷研發突破國內特種車載重上限、積極擴展遙控駕駛等前沿技術應用,有力提升了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
在高鐵行業,科隆新材研制的齒輪箱油封,采用主、副唇及回油線結構,在國內眾多配套企業中率先通過6000公里跑車試驗,可以替代日本NOK進口產品。
科隆新材符合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內在要求的新發展理念,創新特征明顯,公司是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工信部和財政部第三批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陜西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范企業、陜西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作為北交所上市公司,科隆新材憑借業績穩健、專精特新“小巨人”、進口替代、內需刺激驅動等特性,獲得資本市場青睞,截至4月25日收盤,科隆新材市值約為27.81億元,2025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已達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