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美妝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珀萊雅以“國貨第一”的身份持續領跑,并定下“未來十年躋身全球美妝前十”的“雙十”戰略愿景。
為實現這一雄心,珀萊雅在組織管理、人才戰略和研發創新上展開了一系列變革。
近日,珀萊雅人力資源負責人陳清賢接受藍鯨專訪,首次系統解讀珀萊雅的人才管理邏輯及全球化布局。
珀萊雅人力資源負責人陳清賢
組織升級:全球化團隊亮相,力促戰略目標達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9月,化妝品消費零售總額為3069億元,同比下滑1%;9月化妝品零售額同比下滑4.5%,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在中國化妝品行業大盤不容樂觀的環境下,珀萊雅的“逆勢增長”,顯得極為亮眼。據珀萊雅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1-9月,珀萊雅實現營收69.66億元,同比增長32.72%;歸母凈利潤為9.99億元,同比增長33.95%。
第三季度中,珀萊雅實現營收19.65億元,同比增長21.15%;歸母凈利潤為2.98億元,同比增長20.72%。如若在第四季度中,珀萊雅保持與去年同期相等的營業收入,那么2024年它將成為第一個百億級國貨美妝企業。
2024年以來,珀萊雅在組織機制上動作頻頻:官宣全球研發團隊和首位數字官,搭建數字化團隊。
陳清賢提到:“從去年開始,我們陸續引進了許多優秀人才,包括研發和數字化等領域的高層團隊。”這些人才的加入,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科研實力,也為公司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換句話說,珀萊雅在人才引進方面采取了積極的策略,以滿足公司戰略落地的需求。
2025年4月,珀萊雅官宣由首席研發創新官孫培文、首席科學官黃虎、歐洲科創中心副總裁Lieve Declercq和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常曉維等領銜的全球化研發團隊,聚焦抗衰、美白、綠色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閉環,并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實現國內外團隊的協同創新。
珀萊雅全球研發團隊官宣海報
同時,珀萊雅首位數字官胡寧波也將組建數字化人才團隊,使“業務IT化、IT業務化”,從全局視角規劃珀萊雅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珀萊雅首席數字官胡寧波
陳清賢指出:“機制創新的本質是凝聚志同道合者,讓人才成為戰略落地的核心引擎。”
人才策略:多維迭代,構建“自驅型”梯隊
一直以來,珀萊雅秉持“多元兼容、持續成長、激情進取、德才兼備”的用人理念,強調價值觀契合與能力適配并重。
在美妝行業競爭加劇和新消費場景涌現的背景下,珀萊雅對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也發生了關鍵變化。面對行業劇變,珀萊雅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從“執行力+專業力”升級為學習力、協同力、自驅力。
陳清賢總結了三個強化的維度:“首先是學習力,由于消費者需求和行業競爭變化迅速,我們需要人才能夠快速學習并學以致用;其次是協同力,隨著組織規模的擴大和業務復雜性的增加,我們需要人才能夠高效協同并快速落地;最后是自驅力,當獲取知識與信息越來越便捷的時候,追求卓越的自我驅動力,是個體拉開差距的關鍵,珀萊雅的企業精神強調’秉持感恩、追求卓越’,不管是組織還是個體,我們都要求具備高度自驅力。”
簡單來說,學習力是為了應對數字化與消費需求快速迭代,要求“學得比別人快、用得更精準”;協同力是在珀萊雅多品牌事業部和共享中臺的矩陣式組織中,需跨部門整合資源、高效落地;自驅力則是鼓勵員工“像創業者一樣思考”,主動識別問題、推動創新。
在培養體系方面,珀萊雅采用分層分類定制培養內容,倡導學以致用。
例如,2023年啟動管培生“青苗計劃”項目以來,吸引了眾多來自 985、211 以及全球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學歷人才,每年招募70人左右。
珀萊雅2024屆管培入職培訓-莫干山之旅
陳清賢強調:“我們在篩選管培生時,特別看重自驅力、學習力和調適力。通過前期集訓、崗位輪訓、導師帶教以及參與公司級項目等方式,管培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全面的成長和歷練。”
此外,陳清賢透露,“目前,珀萊雅管培生的留存率較高,超九成。他們畢業后大多會成為崗位專家或進入管理通道。”
除了對管理層的早期培養,珀萊雅還為中基層員工提供了多元化的培養機制。陳清賢介紹:“針對管理能力賦能和管理技能提升,我們有內部行動學習、管理者角色轉身、領導力賦能等項目。同時,我們也會組織內部論壇、同崗交流、大v開麥等活動,分享行業經驗和專業課題。”這些培養機制旨在提升中基層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技能,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珀萊雅高潛干部訓練營2.0
最后,從高層戰略視野看,珀萊雅選擇引入如具有互聯網、快消背景跨界人才,通過“戰略共創會”與“全球輪崗”提升全局經營視角。
在人文關懷方面,珀萊雅也做得很出色。陳清賢提到:“公司有完善的福利體系,員工的滿意度較高。”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珀萊雅注重打造“有溫度”的組織文化:激勵機制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驅動。例如,全員每年7-8月享有專屬假期及旅游補貼,在美妝淡季鼓勵員工探索世界。這些人文關懷措施不僅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也為公司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強化了組織凝聚力。
此外,還有業績超額激勵,陳清賢表示,員工業績超額部分對應額外獎金,部分員工的超額獎金甚至超過年薪。
未來展望:國際化人才與戰略型經營者
對于未來,陳清賢直言,珀萊雅下一階段的核心命題是國際化能力建設與戰略視角經營者的培養。
對于國際化人才儲備,歐洲科創中心需更多具備跨文化協作能力的科研人才,同時海外市場拓展亟需熟悉當地渠道與消費習慣的運營團隊。
從經營者能力升級看,未來高管需突破“單點技術思維”,具備全局經營視角,如平衡長期體系建設與短期指標突破;創新破局力,如高端化與品類拓展;同時增強組織韌性,以應對行業波動。
珀萊雅領導力系列總監級培訓論壇
在國際化高端人才引進方面,近兩年平均每年引進超40位科研人才,研發團隊規模突破300人,碩博學歷占比超40%。研發投入持續加碼,已在杭州、上海、巴黎設立三大研發、科創中心,強化“科技力賦能產品力”的壁壘。
最新財報顯示,珀萊雅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0.53%至1.42億元。從數據對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已經超越2022年全年投入。
“成為全球前十美妝企業,不僅需要規模,更需要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陳清賢表示,未來將持續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凝聚頂尖人才,以歐洲科創中心為支點鏈接全球技術資源,“我們打算輸送國內的研發人員去歐洲科創中心工作,接觸到一手的研發資源,讓他們可以快速學習、了解最先進的技術,提升我們整體的研發實力。”同時依托本土市場洞察打造爆款產品。
從國貨第一到全球前十,珀萊雅的雄心背后,是機制創新、人才戰略與文化凝聚力的三重支撐。在這場跨越十年的長跑中,如何讓組織持續“自驅進化”,或許是其能否真正躋身全球巨頭的關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