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31日訊(記者 王婉瑩)近日,光大證券(601788.SH)發布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光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95.98億元,較上一年同比降低4.3%;歸母凈利潤為30.58億元,同比降低28.4%。
不過,盡管歸母凈利潤下降,但公司扣非凈利潤卻同比大增60.66%,達到30.08億元。據悉,這主要因為上年子公司光大資本簽署執行和解協議,轉回預計負債形成非經常性損益21.5億元。
在主營業務方面,光大證券業績表現分化明顯,經紀、自營業務均實現增長,投行、資管業務均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2024年公司經紀業務實現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8.0%,占營業收入比重31.4%。截至年末,公司客戶總數達64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0%;客戶總資產規模達到1.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5%。公司融資融券余額 412.9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20.23%,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246.85%。全年代銷金融產品收入也實現了8.4%的增長,達到5.3億元。
記者關注到,在券商經紀業務的重要載體——營業部上,光大證券進行了顯見的戰略收縮。2024年,光大證券裁撤了15家營業部,營業部數量從242家降至227家。與此同步,經紀業務人員規模也有所縮減,較2023年減少241人,降至4957人。
人員縮減不僅發生在經紀業務領域,整體來看,公司員工總數下降至7724人,較上年減少340人。在營業成本變動項,光大證券也明確提及,2024年公司營業支出60億元,同比減少14億元,降幅19%,業務及管理費59億元,同比減少5億元,降幅8%,主要為員工成本等費用下降。
此外,2024年光大證券投資收益達25.36億元,同比增長15.41%。其中,第四季度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8.9億元,同比增長53.3%。投資交易業務集群(包括權益自營投資業務和固定收益自營投資業務)實現收入11億元。光大證券提及,2024年,公司權益自營投資業務立足絕對收益導向,得益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和靈活的倉位管理,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整體資產組合實現正收益。
受市場環境影響,投行業務業績則不太樂觀。2024年光大證券投行業務收入為8.2億元,同比下滑20.3%;股權承銷規模10.9億元,同比降近8成。全年完成股權主承銷項目2家(不含可交債),其中完成1家IPO項目,承銷規模9.61億元。在債券承銷領域,2024年公司債券承銷項目數量達1487單,債券承銷金額4392.29億元,市場份額為3.12%,行業排名第8位,其中資產支持證券承銷金額553.03億元,市場份額3.49%,同樣位居行業第8位。
光大證券主要通過香港子公司開展海外投資銀行業務,2024年香港子公司累計完成12個IPO股權承銷項目、1個IPO保薦項目、2個財務顧問項目和8個債權承銷項目,完成境內企業海外融資項目16個。
此外,公司資管業務亦出現下滑,2024年資管業務實現收入7.9億元,同比下滑21.8%。不過,光證資管管理規模達3114億元,同比增長3.7%。
高管薪資方面,2024年光大證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總薪酬數額從2023年的2744.61萬元下降至1679.07萬元,同比下降38.82%。其中,董事長趙陵薪酬為197.78萬元,較2023年減少40.55萬元;總裁劉秋明薪酬183.13萬元,同比縮減42.69萬元。
光大證券在年報中提及,公司堅持薪酬與業績雙對標,薪酬管理與績效考核相掛鉤。積極優化內部收入分配機制,合理設計薪酬體系,以崗定薪、以績取酬,積極向一線和基層傾斜,同時,全面貫徹風險管理理念,建立了與業務特征、風險水平等相匹配的延期支付、薪酬止付、追索扣回等激勵約束機制,來發揮薪酬的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作用。(藍鯨新聞 王婉瑩 wangwany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