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崔悅晨
近期,國投證券管理層發生人事大震蕩。
該券商三位核心管理層人員——財務總監楊成省、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劉純亮,以及副總經理魏峰,于同一日集體遞交辭職申請。
值得關注的是,這三位高管均系前任總經理王連志任期內提拔,平均任職時間超過7年。此次集體請辭距離新任總經理王蘇望上任僅兩個多月,這一時間節點的選擇引起了外界廣泛的關注與遐想。
另一方面,國投證券近年來面臨業績下滑的壓力,2022年和2023年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跌38.29%和25.98%,而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持續同比下降22.24%。在此情況下,高層人事的頻繁變動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反映出該公司在應對當前挑戰時進行的戰略調整。
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逐步到位,國投證券能否走出困境,實現業績增長?
高層人事巨變
12月23日上午,國投證券官網公示的高級管理人員名單中還有楊成省、魏峰和劉純亮三人的名字;但是到了下午,他們的信息就已經從名單中移除,原本由7人組成的高管團隊目前僅剩下4人。
回顧這三位高管的履歷,不難發現他們在國投證券的業務版圖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公開資料顯示,劉純亮在國投證券任職時間超過7年,在國投系任職時間則將近12年。2008年9月,劉純亮加入國投瑞銀基金,先后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2017年,加入國投證券(原名安信證券),擔任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兼任國投證券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在公司國際化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楊成省自2014年10月以來一直在國投證券工作,任職時間超過10年,財務出身,離職前擔任財務總監一職。在此之前,楊成省曾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財務有限公司等機構歷練,具備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
魏峰則是一位資深的證券“女將”,曾先后在中金財富、國投證券(原名安信證券)、安信基金任職,離職前擔任國投證券副總經理,在國投證券前后兩次的任職時間加起來共9年多。在國投證券任職期間,魏峰主管財富管理業務,是公司零售業務轉型的重要推手。
對于三位高管辭任的原因,國投證券控股股東國投資本(600061.SH)表示,楊成省是因為工作調動,而劉純亮和魏峰則是出于個人原因。此外,國投資本還提到,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領導班子建設實際,現已確定國投證券領導班子補充人選,并將在履行相關程序后到任履職。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國投證券高管層人事變動頻繁。
2023年7月,王蘇望通過市場化招聘進入國投證券并在此后擔任副總經理一職。作為市場化選聘的高管,王蘇望的職業履歷頗為豐富:他曾在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等頭部券商積累了豐富的投資銀行經驗,隨后在招商局積余產業運營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副總經理。
同年11月,原董事長黃炎勛到齡退休,由國投證券控股股東國投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段文務接任。
進入2024年,人事變革節奏進一步加快。4月10日,擔任國投證券總經理長達10年的王連志被免職,由副總經理王蘇望代為履行總經理職責。這次變動發生在公司業績連續兩年下滑的背景下,外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管理層為了應對挑戰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短短半年后的10月10日,王蘇望正式升任為總經理。
此次三位高管集體離任,距離新任總經理王蘇望上任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的時間點選擇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也讓市場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產生了諸多遐想。
業績下滑或是根本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國投證券原名安信證券。基于戰略定位與品牌規劃需要,2023年12月,“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國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從財務數據來看,國投證券近年來面臨著收入增長乏力的問題,凈利潤更是連續兩年出現了下滑。
具體來說,2022年,國投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143.58億元,較上一年度減少了3.16%;凈利潤則降至26.1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了38.3%。這一時期的業績下滑被認為受到了市場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公司在業務發展和內部管理上面臨的挑戰。
到了2023年,盡管國投證券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小幅增長,達到了143.9億元,但凈利潤卻進一步下降至19.39億元,降幅達到25.96%。在這一年中,公司的多個主營業務領域諸如證券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2024年上半年,國投證券業績表現持續承壓,實現營業總收入54.8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1.44%;凈利潤11.8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2.24%。
從保薦項目情況來看,國投證券在2024年的保薦項目數量較2023年同期有明顯的減少,并且撤回項目的比例也有所上升。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國投證券共推進17個保薦項目,相較2023年同期的51個項目,數量驟減66.67%。
縱觀國投證券近幾年的發展,不難看出公司正面臨較為嚴峻的經營挑戰,尤其是在收入增長和利潤保持方面遇到了阻力。
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逐步就位,國投證券或將進行深層次的戰略轉型。例如,在2023年12月正式更名為“國投證券”之后,公司開始踐行“一個國投”原則,更加緊密地服務于國投集團的核心業務,支持集團履行國家戰略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資本投資企業。
這也意味著,國投證券不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金融服務提供商,而是逐漸轉變為專注于特定行業的專業顧問角色,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辟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未來,國投證券是否能夠克服當前的困難,走出困境,實現業績增長?《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